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妙法莲华经》里有一个比喻叫“穷子喻”。
一位大富长者,他跟自己的亲生儿子失散了五十年。这个富翁想尽办法到各个地方开公司,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找到自己遗散的孩子。大富长者从一座城辗转到另一座城,坚持不懈地寻找着……
总算有一天,儿子以一个最潦倒的乞丐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这个穷子看到一家新开张的店铺很热闹,寻思去凑个热闹,但一看那么豪华,来往的都是有威德的人,非富即贵,他马上就想:“这不是我该来的地方,我还是跑吧,别到时候饭没要到,还被当作小偷打一顿。”于是,他赶紧逃离。
▲【穷子胆怯逃走】莫高窟第95窟 晚唐
大富长者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的儿子,赶快派两个人说把他追回来。眼看后面有两个人追上来,这个穷子又瘦又饿,身体羸弱,营养不良,心想,担心的事总算发生了。别人还没跟他解释呢,他自己先吓晕过去了。
长者一看,知道这个孩子不堪以接受真相,什么也不能告诉他,他是个乞丐,乞丐就是乞丐的世界观、价值观。于是马上制止了手下,“你们回来回来”。大富长者不仅有福报,还有智慧,他让这两个人换上破破烂烂的衣服,打扮成和他儿子一样的乞丐模样的人,去接近他,陪他一起要饭。
这孩子醒过来后,看身边多了两个伙伴,跟他身份差不多,就开始和他们搭伴要饭了,有组织了,他有点安全感了。不久,同伴就说:“我们居无定所,也不知道下顿饭在哪儿,是不是找一个固定一点的工作呢。”他说:“有什么固定工作呢?我们啥也不会,只会要饭。”同伴说:“我们能找到一个人家,给他打工也好呀。别人家粪坑满了,我给他挑个粪也行啊。“他说:“可以吗?”这两个同伴说:“可以呀,试试看。”
有了两个伙伴这样引导着他,他开始到别人家打工,除粪、扫地,干最脏最累的活,但总算也有个地方能住了,能遮风避雨了。虽然干的是粗鄙的下人的活,但他一点也不嫌弃,对他来说,这也是进步了。这样他的饮食和心态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逐渐从普通人家干活,一点一点升级,最后到大富长者家做清洁工。
这个大富长者总算能看到自己的儿子了,于是他也乔装打扮啊,把高贵的衣服脱掉,穿上破烂的衣服,弄得脏脏的,把自己打扮得没有福德的样子,然后也拿一个破扫帚、弄个畚箕干活,想尽办法靠近他这个穷儿子。
▲【穷子在马厮工作】莫高窟第454窟 五代
最后的结果你们都能猜到吧?大富长者把他提拔成打扫卫生的小组长、小队长,然后全部卫生都交给他来负责,变成“厕所所长”。然后说:“我那个住处挺好,你也帮我监管着吧。”培养这个儿子慢慢做到管家,从小管家到大管家,直到也能跟着他日进斗金,出入豪门,接触非富即贵的人了。机缘成熟了,大富长者公开宣布:“这个管家实际上是我的亲生儿子,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法律文件签好,他是我的继承人。这时候,这个“穷子”也能应接这些了。
▲【父子相认】莫高窟第98窟 五代
实际上,这个“穷子”不是身体的穷,也不是金钱的穷,他是志穷,他不堪受。就像我们中国人说的,这孩子“不成器”。这个“器”跟肉体没关系,它是心量。我们为什么要成法器?我们怎么成器?过去人是要造就你这个器,先把器擦干净,小器做大器。我们现在根本没这概念了。
大富长者就比喻佛,众生都是佛的独子,但因无知,“舍父逃逝”,在六道漂泊流转,不知所归。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因为佛能够指导我们的生命,因为祂了解我们。我们为啥双眼皮,为啥单眼皮,身上几个痣,福禄寿有多少,佛都知道。不单单知道这个,你的前生后世,佛都悉知悉见。
佛是最究竟的,佛的能力菩萨也比不了的;菩萨的能力是阿罗汉比不了的,阿罗汉的能力外道比不了的。佛既然来管我们,肯定是想帮助我们。祂要不想管我们,我们只能随波逐流,苦海无边,只有佛可以帮助我们终结轮回。
轮回不是一个定数,彼岸也不是定数。只有我们皈依三宝了,才有彼岸。我们如果不想轮回,一定是有一个外作用力参与到我们生命里来了。
看这个经典,我想,幸亏这个贫子一直都是个好人,才会有后来的结局。他如果想,诶,这个大富长者给我管了这么多,账本也给我管了,金银财宝进出也我管了。他如果半路贪污了呢?
所以,一个人最后成功一定还是靠德性,不仅仅是所谓的勤劳,还要有很厚重的品格。干任何一个事的时候都好好干,不要去谋自私、谋自利。
这位大富长者毫无所求地,一心只想找回失散的儿子,让他继承自己的财富。如果这个孩子的品格不好,他怀疑了这位老人家:有什么居心吗?有什么目的吗?或者他中途贪污了怎么办?所以一个人最后成功一定还是德性,要有很厚重的品格。就像我们来到三宝地,你不要跟佛菩萨“做生意”。这个“大富长者”是为了救你的,你还跟大富长者谈什么条件呢?
贫子在整个回归的路程当中,每一步他都很感恩的。他任何一步不感恩,德性上出问题了,有可能都不会有这个结果。我们学佛的过程也是一样,每天要有感恩的心,步步要有感恩的心。讲到底了,我们跟师公的那个年代没办法比的,我们现在是在祖师的荫庇下,在诸佛菩萨加被下,过着这样的修行生活,如果感恩心丧失了,你收不住身心的,所以每天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