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岸,到彼岸

2024-07-28 21:40: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选择很重要 

  FORIQINGLIANG  



佛说我们每个众生都有佛性,但这个“有”不代表就能用,因为还没显出来。就像金矿不经陶冶是得不出金子的,学佛就是“陶冶”佛性的过程,让我们知道自己有正觉、有佛性。


古大德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知道自己有一颗宝珠,但是蒙着尘垢,那现在我用布擦、用刷子刷,尘垢净化了之后,宝光就外露了,这就是修行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宝贵的,如果不学佛,不懂这个道理,就不会来清洗自己的这颗宝珠——佛性,那就对应于轮回,对应于阎王殿,对应于黑白无常,那死后就变成鬼了。



图片



我们是做“死鬼”,还是做“活佛”呢?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啊!做“活佛”也有对应的地方,那就是极乐世界,“势至金台安我足,观音甘露洒吾顶。”阿弥陀佛亲自来接我,然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清净莲花菩萨是我的伴侣。


不觉悟的时候,“我也不修行,反正命运就这样了,随它去吧。”那就随到阎王殿去了,算起账来的话,每一个业债都是真实的呀,苦是很真实的。去极乐世界也有业,但是那叫“带业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可以补修。


所以,我们要找好人生路,皈依三宝就是为了抉择人生的方向。只要方向正确了,只要愿意去极乐世界,得生与否全看这个信愿,那你就是拿到了极乐世界的“门票”了,修得差一点、好一点,那只不过是品位高低而已。


如果人生的方向错误了,生死轮回的路上再优秀又如何?我们往往把聪明才智用在了轮回上,佛教称之为“世智辩聪难”。这是一种灾难,所以印光大师才说:“故念佛一法,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



图片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FORIQINGLIANG  


我们的思维模式有时候是扁平的,不是立体的、多维的,在这样的思维里建立不了诸佛刹土的功德空间。所以,我们有时候需要拉到地狱的角度、极乐世界的角度来思考人生,如果没有这个跨维度的参照系,我们就不知道人生是需要多角度来思考的。


五台山是净土、是金色界啊,但我们就是看不见,这能怪文殊菩萨吗?能否定它不是金色界吗?是因为我们的业障重,不相信它是金色界。如果我们忏悔业障、积累福报,我们的思维打开了智慧之门,就会相信。“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就会真的看到金色界,看到文殊菩萨的净土有多么伟大。


万物的本来面目一直都在,但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因为眼睛这个工具是有误差的,它所见只是光的反射,经过一系列神经系统运转下来,已经不是本来面目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当你看到的时候,已经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了,已经不是宇宙真理了。


所以,修道要无我,因为“我”是虚假的,我们的认知是错误的。只有到达宇宙真理的程度,才能衡量“我”的当下是对还是错。



图片



 从此岸到彼岸 

  FORIQINGLIANG  



《心经》里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触法。”这个“无”是方法,我们要使用这个智慧的方法,来扫除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扫除我们的色身香味触法,因为我们的感官是看不到真理的。


我们的感官给我们描摹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我们的知识与习气束缚了我们的生命,要想完成自救,就要配合佛指导的方法,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这样就能度一切苦厄。


这个逻辑是完全自洽的,我们念的每一句经文都有一个大的逻辑系统,我们的生命从生到死是没有闭环的,而佛教的智慧就能解决我们生命的闭环,所以能从此岸到彼岸。


无论世界怎么变化,科技如何进步,在佛法面前就像万花筒一样,它虚妄的本质是一样的。阿罗汉出欲界、色界、无色界就不是科学系统所能描摹的境界了,人和鬼不是科学家所能研究的,中医讲的精气神也不是现代科学的语境所能描述的。所以,虽然我们活在科学时代,但一定要认知科学的局限性,要认真地学习佛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凉寄语

法师告诉我们,佛教的微信制作,只是为了让大家在网络世界里也能遇到佛法,遇到觉醒的机缘,并不是为了获取关注,让大家沉浸其中。我们始终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尽量放下手机、远离手机,远离生命被占据、被碎片化、被无意义消耗的低迷状态;希望每个生命都能回归真实、回归现实,并且更进一步,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放下手机吧,走到阳光里去!

 .  



—— END ——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修行要不怕修改
·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 《法华经》一开篇,戏剧冲突就上演了
· 观音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
· 这样做,才叫朝山
· 不可轻慢他人,也不要轻贱自己
· 佛教经典是这样提炼出来的,所以叫经典
· 这种水,你触着它就是清凉,能化热恼
· 虔诚的心中,就有观音菩萨
· 心光里,一刻也没有过去
· 祂,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 那是错觉,不是正觉
· “降伏其心”,是修行的核心目标
· 穿上那件义工服,三宝就已经在加持你了
· “我”,最高级的表现
· 这样修,业报现前时,苦痛才会减轻甚至不起作用
· 观音菩萨“有求必应”
· 愿做观音菩萨的“一只手”
·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观世音菩萨是这样“炼”成的
· 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 || 这一生,要随学观音菩萨,成就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