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盂兰盆会上佛菩萨
南无盂兰盆会上佛菩萨
南无盂兰盆会上佛菩萨
盂兰盆法会,是我们佛教里的一个传统,不要说来供盂兰盆,就是随喜一下,这个功德都不得了的。这是佛陀在世的时候亲自发起的,而且佛陀讲得也很清楚,以此功德可以“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下面就是仔细说了。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僧自恣日。这一天,“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不管是现在父母、还是过去父母,只要他在厄难中,“具饭百味五果、汲灌”,汲灌是什么意思?“汲” 有清洗的意思,也有把盆器装满的意思;“灌”是往里面灌;“香油”是可以用做点灯的油,也可以食用;“锭(dìng)烛”,指灯具之类。“床敷卧具”,是床和床上用品。“尽世甘美”,“甘”是指好吃的,“美”是指好用的,用世间最好的供佛及僧。“以著盆中”,把这些放在盆里,也有的堆起来堆得很好,这样先供佛。
这里面是说,受供养的僧众里面,有的是已经证得圣果的,有的是入正定聚的,有的是现前证四道果的(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不单单证四果,而且能够“六通自在”,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这六通已经得到了,非常自在。
有的在树下散步;有的在林间禅定;有的在讲法度化众生;有的给声闻缘觉讲法。给声闻缘觉讲法的,都是诸地菩萨了。菩萨有十种果位,我们平时也可以背一背:一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
“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什么样的人称为“大人”呢?这里是指大士、菩萨。“权现比丘”,虽然他本地是大菩萨,甚至是过去佛,但显现的是比丘相,是出家人的相,在大众中“皆同一心”。
什么叫“皆同一心”?不管是阿罗汉,还是初地菩萨、乃至十地菩萨,都是以圣心为心、初心毕竟不二的心,这叫不二法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心都是一样的,所以说“皆同一心”。“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就以这样圣者的心、正观的心、不二的心,捧着钵和罗饭在吃。
我们一样吃饭,一样喝水,但是又完全一样吗?我们一边吃饭一边打妄想,分别念连续不断,吃的什么不知道,想的什么也不知道。虽然不知道,但又不能断掉妄想,这就是凡夫。但圣者不同,圣者虽然也吃饭,但是心完全不一样。
就像我们看出家人好像没什么寻常,也是一样吃饭、喝水、走路、睡觉,但其实,他内在是不一样的,用的心是不同的。出家人吃饭,食存五观,具足正念,具足惭愧,精进道业;出家人也睡觉,但这个睡觉也是在养道。
在这样的修行状态下,他们内心具足清净的戒律,具足圣道,因此“其德汪洋”。他的德,他的生命所放射的光辉,像汪洋大海一样,像虚空的日光一样。“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如果有人供养到这样的僧众,佛斩钉截铁地说:“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
对于出家人内在的功德,我们知之甚少。如果不是世尊亲口宣说,我们哪里看得到这些功德?而且出家人有现声闻相、有现缘觉相、有现菩萨相,内在证得的功德也不一样。但是一个出家人,哪怕刚剃度,还没证圣果,他也同为圣众,入福田数,都是众生的福田。所以此等自恣僧者,如果我们能供养到,我们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就有希望得出三涂!
“自恣僧”是什么概念呢?每年从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出家人要结夏安居。因为印度这个时候正好是雨季,植被生长得很快,小动物也处在繁殖期,蛇、毒虫很多。出家人如果外出,踏生草、踏虫蚁,自己也有危险。
而且雨季几乎天天都会下雨,出家人在外面行走非常不方便,衣服被雨淋得透透的,影响威仪。这个季节,印度天气炎热,女子衣着单薄,出家人看了也会影响内心清净。
所以结夏安居有很多必要。一是护,脚不踏生草、虫蚁;另一个方面,雨也多、天气变幻多变,也不方便。所以我们佛教里有规矩,在结夏期间,多是住在一个道场,一般性不出去走动。而且佛陀威德具足,感得皇帝、大臣来供养,让佛陀和弟子们也能够有安居的时间。我们前面看到,在祗树给孤独园,佛陀曾经就结夏安居了二十四年之多。
结夏安居期间,很多出家人精进修持,分证四圣:或正初果须陀洹;或二果斯陀含;或三果阿那含;或四果阿罗汉。也有一些呢,为声闻缘觉众人说法。虽然是比丘,但他实际上“外现声闻形,内密菩萨乘”,他的本地实在是大菩萨。他教化众生,令众生得成圣果。
所以,结夏安居期间,一个是自己修,自证圣果;一个是讲法度众生,令众等证圣果。这些都可以称为“其德汪洋”,他们具有大海一样的功德。
什么叫僧自恣日? 经过三个月勇猛精进的修行,证果的证果、弘法的弘法,令自己证果、令别人证果,收获的季节。这一天,出家人可以相对放松,坐在地上也可以,往地下躺一躺也不要紧,可以放松放松了。这在平时叫“放逸相”,是不可以的,但在僧自恣日这一天是可以的。甚至这一天,我们可以把自己的错,公开向大家讲出来,都不要紧。
所以,在七月十五解夏的这天,称为“僧自恣日”,又称为“佛欢喜日”,是出家人解夏的日子。天下的各大丛林,出家人都在这天解夏。在自恣日这一天,僧众汇聚一堂,来供养者他获福最大,“能令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
法会上,我们写的牌位不是空写的,这一排一排牌位,就像一排一排墓碑,一个个孤魂野鬼。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佛才有救度他们的能力。佛子的任务,就是传播佛陀的大慈悲,令众生离苦。
就像现在七月地藏月,我们很多都在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恒现声闻形。声闻形就出家人的形象,把诸佛菩萨的教法遍布在这世间,令正法久住。
所以佛要入涅槃之前,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地藏大士云集过来。佛陀对文殊菩萨说:“你看,尽你天眼所见,知道数量吗?”文殊菩萨说不能得知。佛陀说,这一切地藏菩萨过去、现在、未来所教化成就的。而且,佛也对地藏菩萨说,我灭度之后,到弥勒菩萨出世之前,你怜悯一切众生的缘故,纵有一丝之善,也不要让他堕落到地狱当中去。地藏菩萨再再地承诺,让世尊放心、放心、放心。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地藏菩萨恒现声闻形,偶尔也现其他的形象,但是现其他形象,也是为了方便劝进迷人,最后还是导入三宝门中,把他真正地接引到善知识面前。三宝是众生解脱处,令众生得福处。所以这里面我们就知道,我们在供自恣僧的同时,现世父母、六亲眷属马上超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这个“应时”,就是在你做这些的同时,就会马上解脱。不单单解脱,而且“衣食自然”,吃的、用的,自然具足。
“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如果父母还在世,能令他们“福禄百年”,一生当中都能有福有禄。若七世父母的话,马上能得生天,在天上自在化生,入到天华的光明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