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第三卷记述玄奘大师从羯若鞠阇东南行,经中印度阿逾陀、阿耶稽佉等国到达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又往王舍城观礼圣迹,还寺听戒贤法师讲《瑜伽》等论,其后南游到达伊烂拏钵伐多国的情形。
第三卷
32 佛陀涅槃
译文:
从此向东,经过一座五百多里的荒林,至中印度的蓝摩国(又译罗摩伽,蓝莫即今奥德巴斯提)。这里居民稀少,城的东南有一砖塔,高一百多尺。世尊涅槃后第一个分到舍利的就是这个国的国王,他为了供养佛陀舍利,造了这座塔,此塔常常放光。
塔侧有一龙池,池中有龙经常变化成人形,绕塔而行。除了龙来绕塔外,这里还常有野象衔着花来供塔。
在这附近有一座寺院,是沙弥任住持。相传在从前有一位比丘,召集同学远来礼塔时,就见过野象衔花安置塔前供养,然后更以牙取草,用鼻喷水,大家见了无不感叹!
其中有一位比丘就舍了比丘戒,发愿留在那里供养塔。他说:“象是畜生,犹知敬塔献花洒扫;我是人类,依佛出家,岂能目睹任其荒废,而不事供奉呢?”于是他辞别大众,搭建茅篷,留居塔旁,疏通池水,种植花果,虽经寒暑,不以为苦。因此感动邻国的人,各施财宝,共建此寺,直至现在。
寺的东面大林中,行走百余里处有一塔,也是无忧王所建,是昔日太子逾城至此,解下衣冠、发髻、珠宝交给车匿的地方。乃至太子剃发处也建塔纪念。
出了大林,即入拘尸那伽罗国,这是佛陀示寂的国度,如今也是一片荒凉。城东北有一塔,无忧王所建,是准陀(又译纯陀)的故宅。宅中有井,是当时无忧王将建塔献供时凿的,至今水犹澄清。
城西北三四里,渡阿恃多伐底河(无胜,旧译阿利跋提河)不远,即世尊涅槃之娑罗树林。娑罗树是和槲相类似的树,皮青叶白,很光润,其中四株特别高大,正是世尊涅槃的地方。盖有一座砖石的精舍,内有如来涅槃之卧像。旁有一大塔,高二百余尺,也是无忧王所造。塔前立有石柱,用以记载世尊之涅槃事迹,但可惜未记年月。
相传:“佛处世八十年,以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入涅槃,当此二月十五日。”说一切有部复云:“佛以迦剌底迦月后半入涅槃,当此九月八日。”当时关于佛灭年代也传说不一,有说一千二百年的,也有说一千三百年或一千五百年,还有的说过九百未满千年。
其他还有如来坐金棺为母说法、出臂问阿难、现足示迦叶、香木焚身、八王分骨等,都有塔记。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