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通一切诸佛菩萨之本源

2024-09-28 09:44:00 发布: 人气:31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为何要受菩萨戒?


受了菩萨戒,就把生活变成修行了。


我们在轮回中,因为苦的逼迫而忘掉了解脱,受戒又会把我们拉回来。戒,简单地说,叫“持心为戒”,主要是为了摄我们的心,建立我们和佛之间的链接关系。


作为佛的弟子,我们会常常地忆佛、念佛,珍敬守护佛给我们制定的这些行为准则。而真正的菩萨戒,也是通一切诸佛菩萨之本源的。


我们越学佛,就越能理解佛法的圆满之处。佛并不是在宇宙里发明了什么东西,而是宇宙与我们的心是不二的,这里面本来就有一种不生不灭的真理,一种从高级的金刚体性里流露出来的真理。迷失了本性的人,称之为轮回;觉悟的人,发现一切迷失的本性都跟这个高级的金刚体性是相同的,所以当下就可以转有漏为无漏,转轮回为解脱。


图片


所以,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发出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在佛的眼里,整个世界完全就是无漏色法,就是金刚妙体。每一个众生都由祂构成,但是迷失、颠倒的时候,自取轮回。


佛为什么弘法也叫“无为”?佛为什么在《金刚经》里说,我度尽一切众生,却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就是因为众生解脱的体性是法尔如是的,是圆满具足的。


比个例子说,我们是一根蜡烛,佛来给我们点亮。从行为的前后顺序来看,要先有一团火把烛芯加热,蜡烛发生化学反应,继而燃烧。但如果从智慧的层面来讨论,蜡烛有没有本然的能量?是有的。也就是说,宇宙里有没有本然的高级存在?都有的。


佛就是看到了这个众生“本具”的原理,所以,佛乘着菩提心愿来点亮我们,同时祂又说,我虽然有这个点亮的动作,但实际上这是你们本具的。如果你们本来就没有,我是点不亮的,这个行为只是你们成长当中的一个助道因缘而已。


图片


好好持戒,命运一定转变


佛陀为我们开显出小乘的戒定慧、大乘的戒定慧。我们受的菩萨戒,是大乘菩萨戒体,这是通佛的。有佛的缘故,我们既能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又超越过去世;既能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又超越未来世;既能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也能超越所谓的“现在”。因为我们靠感官说“现在”的时候,早就不是现在了,所谓的“现在”也只是一个假设,并不是真实的存在。


所以,《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凡夫的生命,既把握不了过去,掌握不了未来,也得不到当下,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缺憾。我们的心常常抛弃真理,并且从个体生命到外在的世界都充满无常性,如果我们不能把内在的佛性开发出来,就没有办法超越这个“硬伤”。


图片


受了菩萨戒,就是把所有的一切都聚焦到我们有佛性、我们要发大乘心。大乘心一发,自私自利的凡夫心就脱离出来了。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心原来被拘禁在一个自私的硬壳里面,被烦恼染污着,然后借助佛菩萨果地圆满的心,点亮我们众生凡夫的心,继而我们也发起了佛的心。


所以,并不是那短短几分钟受戒的时间,我们就从凡夫变成菩萨了。“一切菩萨之学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实际上,“三聚净戒”包括无量无边的戒,在家人所受的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宽泛的、可量化的标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的标准。


我们好好持戒,命运一定转变,不仅你个体命运转变,甚至这个娑婆世界,都会因为你的改变而改变。


图片

悟公上人墨宝

【佛灭度后 以戒为师】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有了这些正因,受菩萨戒的因缘就成熟了
· 欲求解脱,当下就要好好修行
· 只要发起了菩提心,就......
· 人生可以有多种活法,你选择了哪种?
· 受戒、持戒就是与佛同在
· 持戒可达彼岸
· 求受菩萨戒的前提和预备功课
· 不要因为怕犯戒就不受戒,要踊跃地、欢喜地去受戒 !
· 东山顶上,菩提心之明月正悄然升起
· 好好持戒命运一定会改变
· 做到这几点就可以渡过生死苦海
· 又不开心了?原来我们一直搞错了方向
· 发菩提心就是为心灵装藏
· 什么叫受持佛戒?
· 求受菩萨戒的前提和预备功课
· 2024/08/18 【六斋日】
· 菩萨戒,是高级忏悔
· 发菩提心,就是给我们的心灵装上真正的宝藏
· 得菩萨戒的前提
· 有福报,还要有享用福报的智慧,才能带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