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中国”,是它!

2024-10-07 00:02:00 发布: 人气: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下五千年

“中国”之称从何而来?

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中

“中国”的含义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




文载于物

族髓附间

让我们跟随古文字专家

在字里行间

探寻“何以中国”的文明密码


说到“中国”的由来,就得从最早的“中”字和“国”字谈起。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表示,“中”字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文字里已经出现,在最早的古汉字中已占据重要地位:既有象形字,字形似竖立起来的一面旗子;也有指事字,表示“中间”这一抽象概念。

图片




“國”字最初只写作“或”,“或”是一种特殊的斧子——管銎斧的象形。“斧子”的含义是如何演变为“特定区域、领域”的表达?“或”又是怎么变成“國”又演变成“国”的?且听专家娓娓道来。





在殷商甲骨文卜辞里,都没有发现“中”和“国”一起连用的情形,直到西周青铜器何尊出土,有了“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记载。在何尊内底的铭文上,刻有“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民”,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实物记录。





蒋玉斌说,何尊铭文既体现了周王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也标志着早期“中国”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但这里的“中国”,还不是今天的意思,只是一个方位区划上的概念,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专家指出,秦汉以来,“中国”一词逐渐演变成以华夏民族为主、多民族居住的统一国家的专有名词。直至清末,“中国”二字被正式用作国名,出现在官方文书当中。


如今,“中国”——这一诞生在广阔、富饶土地上的美好词汇,已深深镌刻于亿万中华儿女心中,成为最厚重的力量、最深情的告白。

 

(内容转自新华社)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传统文化,从根救起
· 金针碧翠,脆嫩爽口,实在太好吃!
· 佛教梵呗 | 四大祝延·唵嘛呢叭咪吽
· 佛弟子专属日历 | 十月,安和
· 《地藏经》讲记(四十四) | 学佛要追随善知识
· 秋分 || 秋风凉,满地黄
· 佛教梵呗简辑|千年佛乐,盛世华章
· 佛门音药欣赏:《Medicine Buddha》
· 出家人的精气神 || 百年前中国寺院僧侣老照片
· 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对佛教的阐述
· 白露时节|守到白露秋分,自见秀而且实
· 清凉壁纸|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 佛弟子专属日历 | 九月,流金
· 开山见宝,香脆美味颜值超赞
· 一切佛弟子,都应该这样做|《佛说盂兰盆经》浅释(四)
· 为什么这一天,功德如此大|《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三)
· 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加持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 我们要主动配合地藏菩萨
· 江旻憓奥运会逆袭夺冠!讲述伤后如何快速康复,铸就坚韧内心
· 印剧《佛陀》音乐原声Buddham Sharanam Ch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