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我们汉传佛教的重点就是大悲心、菩提心。当一个人发起了大乘菩提心,念起咒来力量都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念所有咒都要以菩提心为前提,学会念很容易,但发菩提心的这个心灵状态是不容易的。
一块石头上的青苔都不是一下就能长出来的,更何况菩提心这么伟大、高贵的功德,怎么可能马上就有呢?
所以我们要养啊养啊,你不养,这个菩提心是不会成长的。要长久地跟有菩提心的人在一起,感恩他、赞叹他、恭敬他、承侍他,然后他菩提心的功德才会慢慢地映现到你的心里。
我们亲近善知识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没有菩提心。看到有菩提心的人就很惭愧,有了惭愧心,就会珍惜。因为你没有的功德和品格,他都有,你不追随他,追随谁?一个具有真实菩提心的人,你能碰得到,你跟他学,这样的人生太有福报了,你看到一个比天下最大的钻石还无价的人。
过去印度阿底峡尊者,修行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听说爪哇岛有一位金洲大师是具有真实菩提心的人,于是漂洋过海去追随他,形影不离跟他学了十二年。后来阿底峡尊者来到我们中国,写了《菩提道灯论》,主要就是亲近金洲大师得到的菩提心的智慧加持。
【墨宝】
忘失菩提心
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菩提心是什么?好比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你的孩子在油锅里,能不能救上来不知道,但是你愿不愿意跳下去救他们?而且你是毫不犹豫就跳下去,这才有点真实。
儒家都说“有心为善即为恶”,要本性里的为善、自然的流露,这才叫善。做作的、摆pose出来的,“我是一个好人,我来做善事了”,这还不是。所以,佛教里说的“无伪的菩提心”,这多么宝贵啊!
菩萨的品格、高贵的菩提心,不是天生就会有的,即便证阿罗汉了,也都是要佛陀勤勉地去劝发、劝发,他还要慢慢随学、随学,菩提心才会长出来一点。如果你遇到了一个真实有菩提心的人,一定要追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