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一下,五台山的叶子就开始变得焦脆。夏天柔软的、生机勃勃的绿叶,在秋风中渐渐凋零。那个质感,你用手去摸就会知道,脆的、易碎的。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就是说,柔软是生生之相,刚强反而是死灭之相。
但不是说一定要到死亡之后,才会有死相,一个人犯业障的时候也会有。首先就是别人讨厌,所以有些方言里,“死相”是一句骂人的话。因为刚强,不仅家人不喜欢,众生不喜欢,佛菩萨也不喜欢。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调柔,叫“能调能化”,那人人都喜欢。
风吹过秋天的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响声。一听到这种声音,就知道离落叶飘零不远了。我们寺院里的杨树,枝条上已经越来越稀疏了。
我们的生命,也处在一个“熵增”的状态。我们修行的目标,就是从熵增中、从这个紊乱中、从生老病死中超越出来。这首先就代表了,我们生命是可以调控的。
就像这个场地的音响,声音大了,可以调小一点;中气不是很足,中低音补偿一点。我们的生命也是可以调的。你发现自己刚强了,赶快调柔一点。否则等别人骂你“死相”的时候,你觉得难听,别人也造了口业。
生活当中处处是道场。我们来到寺院,只是比较集中地来提醒大家,来学习。生活中有可能没有人提醒你,你在寺院里听明白了,那就要到生活中去实践。
我们此生是有限的,大多数人还不是从小长在寺院里。我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小时候也没读多少圣贤书,我们的所见所闻、我们的思考、我们的烦恼心,都让我们的生命充满邪知邪见,从而产生错误的价值观、错误的行为。
那我们来到寺院、皈依三宝,这些道理就是天天听,对我们此生能改变多少呢?所以,此生能不能很高效地获得正确的知见,然后很高效地对治到自己的身心,这非常重要。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