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传43|龙猛菩萨

2024-10-26 00:36:00 发布: 人气:10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第四卷记述从伊烂拏钵伐多国顺恒河南岸东行,经中印度瞻波等国。又东南行经东印度羯罗拏苏伐刺那等国到羯伽国,再西北行过中印度憍萨罗国,又东南行经南印度案达罗等国到达西印度伐腊毗国。又西北行经西印度阿难陀补罗等国,最后经北印度钵伐多罗国,折还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又东印度迦摩缕波国王慕师德义,遣使来请的情形。



图片



第四卷

43  龙猛菩萨




原文(向上滑动阅览)

自此东行四百余里,至羯末嗢祇罗国(中印度境)。寻礼圣迹,伽蓝六七所,僧徒三百余人。自此东度殑伽河,行六百余里,至奔那伐弹那国(南印度境)。寻礼圣迹,伽蓝二十余所,僧三千余人,大小乘兼学。


城西二十余里有跋姞(jí)婆伽蓝,台阁壮峻,僧徒七百人。其侧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昔如来在此三月说法处,数放光明。又有四佛经行之迹。傍有精舍,中有观自在菩萨像,至诚祈请,无愿不遂。


自此东南行九百余里,至羯罗拏苏伐剌那国(东印度境)。伽蓝十余所,僧徒三百余人,学小乘正量部法。别有三伽蓝,不食乳酪,此承提婆达多遗教也。大城侧有络多末知僧伽蓝(唐言赤泥),即往昔此国未有佛法时,南印度沙门客游此国,降挫鍱(yè)腹外道邪论已,国王为立。其侧又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是佛昔于此七日说法处。


从此东南出至三摩怛吒国(东印度境),滨近大海,气序和畅。伽蓝三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上座部义。天祠外道其徒亦众。去城不远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昔佛为诸人、天于此七日说法处。去此不远又有伽蓝,中有青玉佛像,高八尺,相好端严,常有自然妙香,芬馨满院。五色光瑞,往往烛天。凡预见闻,无不深发道意。


从此东北,海滨山谷间有室利差怛罗国,次东南海隅有迦摩浪迦国,次东有堕罗钵底国,次东有伊赏那补罗国,次东有摩诃瞻波国(此云林邑),次西有阎摩那洲国。凡此六国,山海深远,虽不入其境,而风俗可知。


自此三摩怛吒国西行九百余里,至耽摩栗底国(东印度境)。居近海隅,伽蓝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城侧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所建,傍有过去四佛经行遗迹。


是时闻海中有僧伽罗国(此云执狮子也),有明上座部三藏及解《瑜伽论》者,涉海路七百由旬方可达彼。未去间,逢南印度僧相劝云:“往狮子国者不须水路,海中多有恶风、药叉、涛波之难,可从南印度东南角,水路三日行即到。虽复跋履山川,然用为安稳,并得观乌荼等诸国圣迹。”


法师即西南向乌茶国(东印度境)。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学大乘法。亦有天祠外道,邪正杂居。窣堵波十余所,皆无忧王所建,灵相间起。国东南境临大海,有折利怛罗城(唐言发行),即入海商人及远方客旅往来停止之路,南去僧伽罗国二万余里。每夜静无云之时,遥望见彼佛牙窣堵波上宝珠,光明冏(jiǒng,古同“炯”,明亮有神)然,状似空中星烛。


自此西南大林中行千二百余里,至恭御陀国(东印度)。从此西南行大荒林千四五百里,至羯伽国(南印度境),伽蓝十余所,僧五百余人,学上座部法。往昔人极殷稠,为扰触一五通仙人,仙人嗔忿,以恶咒残害国人,少长俱死。后余处稍渐迁居,犹未充实。


自此西北行千八百余里,至南憍萨罗国(中印度境)。王,刹帝利也。崇敬佛法,爱尚学艺。伽蓝百所,僧徒万人。天祠外道,颇亦殷杂。城南不远有故伽蓝,傍有窣堵波,无忧王所立。昔者如来于此处现大神变,降挫外道,后龙猛菩萨止此伽蓝。时此国王号娑多婆诃(唐言引正),珍敬龙猛,供卫甚厚。


时提婆菩萨自执狮子国来求论难,造门请通,门司为白。龙猛素知其名,遂满钵盛水,令弟子持出示之。提婆见水,默而投针,弟子将还。


龙猛见已,深加喜叹,曰:“水之澄满,以方我德;彼来投针,遂穷其底。若斯人者,可与论玄议道,嘱以传灯。”


即令引入。坐讫,发言往复,彼此俱欢,犹鱼水相得。龙猛曰:“吾衰迈矣,朗辉慧日,其在子乎?”


提婆避席,礼龙猛足,曰:“某虽不敏,敢承慈诲。”其国有婆罗门善解因明,法师就停月余日,读《集量论》。




译文:


自此东行四百余里,到达羯末嗢祇罗国(今拉吉马哈尔以南附近),寻礼圣迹,寺院六七所,僧徒三百余人。


再从这里向东渡过恒河,行六百余里就到了奔那伐弹那国(今孟加拉国境内),寻礼圣迹,寺院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大小乘兼学。


城西二十余里有跋姞婆寺院,台阁非常壮观,有僧徒七百人。旁边有一塔,无忧王所建,是昔日世尊在此三月说法的地方,常常放出光明。


不远又有过去四佛经行之迹。旁边还有一座精舍,里面供奉着观自在菩萨像,据说只要至诚祈请,无愿不遂。


自此东南行九百余里,到了羯罗拏苏伐剌那国(今盂加拉国恒河西岸附近),有寺院十余所,僧徒三百余人,学小乘正量部法。


另有三所寺院,不食奶酪,信奉提婆达多遗教。大城旁边有络多末知僧寺院(唐言赤泥)。据说往昔此国未有佛法时,南印度僧人客游此国,破斥鍱腹外道邪论后,国王为他建立的。其侧又有一塔,无忧王所建,昔日世尊在此说法七日。


从此东南出,到了三摩怛吒国(今孟加拉国恒河三角洲地区),滨近大海,气序和畅。国有寺院三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修习上座部教义。这里天祠外道之徒也很多。


离城不远处有一塔,无忧王所建,是昔日世尊为诸人、天说法七日的地方。离此不远有一所寺院,里面有青玉佛像,高八尺,相貌端严,常有自然妙香,飘满院中。还有五色光瑞,常常照亮天空。凡是见闻者都能发起很强的道心。


从此东北海滨山谷间,有室利差怛罗国;次东南海隅,有迦摩浪迦国;次东有堕罗钵底国;次东有伊赏那补罗国;次东有摩诃瞻波国;次西有阎摩那洲国。这六国山海深远,虽然没有进入其境,但风俗可知。


玄奘大师离开三摩怛吒国,向西行九百余里,到了耽摩栗底国(今坦路克)。此国临海,有寺院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城侧有一塔,高二百余尺,无忧王所建。旁边有过去四佛经行遗迹。


这时,玄奘大师听说海中有僧伽罗国(今斯里兰卡),国中有位精通上座部三藏以及懂得《瑜伽师地论》的高僧,但是必须在海上航行七百由旬才能到达那里。玄奘大师正犹豫间,碰巧遇到一位南印度来的僧徒,他劝道:“去狮子国无须从这里走这么长的水路,可从南印度的东南角出海,约三天水路就可以到达。虽然多经一段山川跋涉,但比较安全,不但可以免去海上狂风巨浪的危险,又可以顺道朝礼乌荼等国的圣迹。”


于是玄奘大师即向西南行,到达乌荼国(今刻塔克),国内有寺院百余所,僧徒一万多人,学大乘法。也有天祠外道,邪正混杂居住。佛塔有十几座,都是无忧王所建,有很多的感应事迹。该国东南边境濒临大海,有折利怛罗城(唐言发行),是入海商人以及远方客旅,往来停宿的地方。从这里向南距僧伽罗国有二万多里。每当夜静无云之时,可以遥见那边佛牙塔上宝珠放出光明,状似空中星烛。


自此西南大林中,行一千二百余里,到了恭御陀国(今干詹)。从此西南行,经过大荒林一千四五百里,到了羯陵伽国(南印度境),有寺院十余所,僧徒五百余人,学上座部法。据说过去这里人口稠密,因为扰触了一位五通仙人,仙人一气之下以恶咒残害国人,无论年少还是年长者都不断死去。后来剩下的人也要渐渐迁往别处居住。


自此西北行一千八百余里,到了南憍萨罗(中印度境)。国王是刹帝利种,崇敬佛法,爱尚学艺。国中有寺院百所,僧徒万人。天祠外道,也很庞杂。


城南不远处有一所旧寺院,旁边有一塔,无忧王所建,昔日世尊曾经在此现在神变降服外道。后来龙猛(龙树)菩萨住在这所寺院时,此国王号娑多婆诃(唐言引正),珍敬龙猛菩萨,供养甚厚,护卫严谨。


那时提婆菩萨从执狮子国前来要求和龙猛菩萨论辩,来到龙猛菩萨门口请见,门人进去报信,龙猛菩萨早就知道他的名字,于是就盛满一钵水让弟子拿出去给他看。提婆见了水,二话没说,往水里丢了一根针。弟子满腹狐疑地又把水端了回去,龙猛菩萨见了,非常喜欢,说:“满钵之水,好比我的智慧圆满无缺;他一根针就探到我的底,是个非常之人,可以与他谈论圣道,并收为弟子以传承教法。”


于是马上让人请他进来。坐下后,两人交谈得十分欢喜,犹如鱼水相得。龙猛说:“我已经年老体衰了,朗耀慧日,弘扬佛法,就靠你了。”提婆听后赶紧离席,礼龙猛菩萨足说:“我虽不敏,敢承慈诲。”


该国有位婆罗门,擅长解说因明。玄奘大师就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多月,研读《集量论》。






图片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图片
图片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



图片





相关文章
· 弘一大师诞辰纪念日 | 人生大美,是绚丽至极归于平淡
· 弘一大师:致认为佛教是迷信的人 || 纪念弘一大师诞辰纪念日
· 弘一大师诞辰纪念日 || 从世俗辉煌到佛门高僧的非凡人生
· 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44周年|回望两位祖师的师徒缘
· 恭迎观音菩萨出家日 | 只要你还在,我就会不断地来
· 玄奘大师传42|人形石头
· 《佛说业报集(三)》 | 两位仙人
· 《佛说业报集(三)》 | 集聚母
· 玄奘大师传43|龙猛菩萨
· 《佛说业报集(三)》 | 生乐母
· 【禅门泰斗虚云长老圆寂纪念日】佛法兴衰听时节,入林入草不曾停
· 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 || 老和尚住世的最后时光
· 水月光中又一场 | 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
· 【收藏】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合集
· 一位120岁老和尚的传奇人生〡虚云长老65周年圆寂纪念
· 玄奘大师传41|菩萨尊像
· 《佛说业报集(三)》 | 宝喜
· 玄奘大师传40|梵书记论
· 《佛说业报集(三)》 | 嘎希美女
· 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修行路上,这位菩萨,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