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去念佛,都可以往生净土

2024-10-27 09:16:00 发布: 人气:33
图片



念佛一门,有持名的念佛,有参禅的念佛。像虚云老和尚开示也都教人念佛,他是由禅门归入的念佛,是带着禅门觉悟的念佛。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我们的心地也是无量光无量寿,所以把这个心地的内涵融入到这一句佛号里,也是一种念佛。


虚云老和尚座下很著名的一位弟子,我们传印长老,他就是持名念佛。传印长老很神奇,他亲近虚云老和尚的时候,虽然也坐禅堂,但他跟老和尚说,我对念佛很有信心,我还是用念佛的方法。所以,他就是在云居山,也是用念佛号参禅入定的。


那阿弥陀佛化身的永明延寿大师,在《四料简》里面就讲到,“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如果又能参禅,又能念佛,那不得了,“犹如戴角虎”,当下就能做祖师的。这句话在净土宗里就有证明,好几位祖师都是禅宗得受用了,开了悟了,然后转为念佛,成为净土宗祖师的。


除了有禅宗宗门的念佛,还有教下的念佛。就像天台宗主张“教学天台,行归净土”,是带着教理的智慧观照来念佛的。我们师父的同参道友静慧老法师,当时他们同在国清寺追随静权长老学习天台教观,师父说,静慧老法师三十多岁就证得念佛三昧了。


教下的念佛可以说是最稳的。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智者大师,坐必向西,从他所示现的历代天台宗学人都是如此,“教学天台,行归净土”。所以这一千多年来,都是稳操胜券,教理又通达,修行又安稳。虽然教下念佛做祖师的不多,但是负面的比如说念佛念着念着魔了,这个也不大有的。教下念佛的人稳稳当当,个个往生。


那反而是既不学教,也不参禅,就一句佛号自认自可的,特别容易出错。从古代到现在,乃至在现实社会当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他认为就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也不用念其他佛了,甚至连释迦佛也不要念了……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到今天,这个一直困扰着佛教界。


所以净土一门,你看好像挺简单,实际上不容易的。佛一定是圆满的,但不是说我念佛的,我就连菩萨都不念了。实际上我们自己的心落在什么地方,我们的知见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修、降伏,身口意的依止是什么,这是很重要的。


图片


除了禅门念佛、教下念佛,实际上还有持戒念佛。我跟师父的最后一面,师父交代的就是“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以持戒来护持我们修行者的一生,不仅我们自己能以持戒功德回向净土,还可以度世度人。


持戒也是一种念佛,五戒、八关斋戒,乃至我们出家人的具足戒,这都是佛陀身体的功德。那菩提心戒,既有佛陀的心,又有从佛心中流露出的止持和作持。所以,菩提心戒就更是念佛了,它是从清净法身佛,也是从佛陀的自证风光里所流露的。


三学里戒是最好学的了,有善知识现前,在戒场上就能得戒。讲起来好学,但实际上也是非常细致的。好比我们刚受了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难道只是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吗?那为什么还叫“十无尽藏戒”呢?


“十”是很圆满的意思,它里面内涵是无尽藏。它实际上包括了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止恶修善、广利众生又有很多很多,所以菩提心下所摄的实际上是非常广大的。


总的来说,持戒可以得生净土,禅定可以得生净土,念佛可以得生净土,学教也可以回向净土。可以说戒是佛的身,教是佛的口,禅是佛的心。我们能依止佛陀的身口意,以此功德都会回到佛国,回到佛陀的家。如果我们以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导归净土的话,可以说是最为稳当的。


我们要念佛往生净土,总要有一个行门,我们是持戒念佛,还是学教念佛呢,还是参禅念佛呢?如果既持戒,又学教,又参禅,然后求愿往生西方净土,那你要度众生,就会有力量啊。尤其我们出家师父们,就会度化众生有力,住持道场有力。



图片


相关文章
· 华严字母|华严字母:阿
· 作为弟子,应怎样如理如法地亲近师父?
· 你真的了解“三皈依”和“常住”吗?
· 菩萨大悲救苦,就从这里入手
· 学佛,因缘很重要
· 在法华光中,与诸佛相见
·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属于你
· 珍惜因缘,展现生命美好的那一面
· 这时候,不要让自己内在的业力翻起来
· 要切记:“我”即是轮回的根本
· 解脱道上,你可以先相信
· 修行从自身做起、从实际处入手!
· 你的修行,够稳吗?
· 如何让小小的行为产生大大的功德?
· 我们总是陷在自我的境界里
· 每一个生命,都可以从业力的假象中出离
· 修行中,这两个字很重要
· 把“业力”的生命转化为“愿力”的生命
· 怎么捅破这层“窗户纸”?
· 这是观音菩萨最欢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