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业报集(三)》 | 圣身父子

2024-10-28 21:3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害怕被杀 出家证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著名施主,富如多闻天子,他与妻子共同生活,后来生下一个很庄严的孩子:身色金黄,面如满月目如莲,手臂修长过于膝等等种种妙相。取名时,因父名圣身,故将孩子命名妙身。圣身夫妇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着妙身,妙身如海莲般迅速地成长着,稍大便学习文字历算、婆罗门行为等十八种学问,通达无碍,并通达了辩论的许多经典。


后来,他父亲准备做一次大的上供下施。当时,圣身也知道沙门果达玛已出世,他觉得:世尊是能仁遍知,悉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情,所作一切皆如理如法,为了这次供施的圆满,理应请问释迦世尊。


他便乘着马车前往舍卫城,途中能乘则乘,不能乘则徒步行走,到了佛前恭敬顶礼,谨于佛前请问:「世尊,我准备做一次较大的上供下施,有五百牦牛、五百犀牛,还有很多小牛、山羊、绵羊等全部围好了,另外准备了很多饮食,准备迎请僧众及婆罗门受供。为了圆满上供下施,请世尊抉择,我该怎样办才为上策。」世尊为他传了供施方面的究竟法要,他立即摧毁了萨迦耶见,得到了预流果位。


图片


回去后,孩子问他:「今天我们对婆罗门做什么供养布施?」他说:「先不要说婆罗门,应该先供佛及僧,再供婆罗门。」孩子便依父言奉行。他们父子同去佛前,恭敬祈请佛陀去他们家应供,世尊默许了。他便把所准备的牛羊全部都放了,对它们说:「野外有清净甘甜的水,清凉和煦的风,碧绿广袤的草原,任你自由自在地去生活。」放了这些牲畜,晚上便做了很多饮食,次日亲自迎请佛陀及僧众光临他家里应供。


佛陀及僧众着衣托钵到圣身家依次敷座而坐。圣身父子亲手供养了佛陀及僧众甘美的饮食。供膳毕,又供养了僧衣给各位僧众,供世尊一件无上妙衣。一切圆满后,世尊为他们宣说了相应法,并赞叹了正法的功德,之后,返回经堂了。昨天特意来接受布施的几位婆罗门见牦牛全放了,生起了很大的瞋恨心,极为不满地问:「为什么布施给我们的牦牛和财富反供养了沙门果达玛?这是为什么?」


图片


圣身婆罗门听到这些,知道这些婆罗门对他生了瞋恨心,马上去跟他们解释:「你们为何对世尊这样不满?他对你们做了什么不应理的事?我们还可以照样布施你们其它财富。」这些婆罗门还是很生气,因为对他们皈依佛门很不满,并蓄谋着要杀害婆罗门父子。圣身父子知道后非常担忧,后来只好决定去祇陀园,在世尊前恭敬顶礼,讲清了事情的原委。


并祈求道:「我们现在已舍弃了世俗间的一切事情,凡夫人在世间生活很难满足别人的愿,我们来到这里,想在世尊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行持梵净行,祈请世尊慈悲开许。」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言词为他们传授比丘戒,又传一些教言。他们父子依教修持后,灭尽了三界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时诸比丘赞叹道:「世尊,圣身父子最初因害怕被杀而来祇陀园。现在,却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善哉!善哉!」


图片



世尊告曰:「不仅是今世,以前他们俩也是在被害时,对世间法生起了厌离心而出了家。其中因缘吾为汝等演说:在贤劫人寿两万岁时,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迦叶佛出世,有一婆罗门常常做上供下施,无意间与另一位婆罗门发生了冲突,这婆罗门人多势众,准备杀害那一位婆罗门。


他知道后,把自己所有的俗家事务舍弃,带着儿子到佛前出了家。临终时他发愿:我们在迦叶佛教法下一生出家,虽没得到什么境界,但愿将来在释迦世尊出世时,令佛生欢喜心,在佛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轮回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婆罗门父子就是现在的圣身父子。当时他们是害怕被别人杀害而出家,后来发了愿,今生他们同样是害怕被别人杀害而出家,并以往昔愿力成熟故,在我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了阿罗汉果位。」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佛说业报集(三)》 | 持箭
· 《佛说业报集(三)》 | 黑者
· 《佛说业报集(三)》 | 俱天太子
· 《佛说业报集(三)》 | 一只雪蛙
· 《佛说业报集(三)》 | 五百商主
· 《佛说业报集(三)》 | 慈力国王
· 《地藏经》讲记(圆满)| 佛法功德利益真实不虚,直至毕竟成佛
· 《地藏经》讲记(五十四) | 地藏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愿力的人格化
· 《地藏经》讲记(五十三) | 佛陀经典,一个字有无量义
· 《地藏经》讲记(五十二) | 学佛要懂得佛法的真实义
· 《地藏经》讲记(五十一) | 护住身口意三门的清净
· 《地藏经》讲记(五十) | 善知识总集三宝功德于一身
· 漫画来了 | 这雨里,你是药草,还是小树苗?
· 《地藏经》讲记(四十八) | 修行要有上进之心
· 圆瑛大师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十五)
· 圆瑛大师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十四)
· 圆瑛大师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十三)
· 《地藏经》讲记(四十七) | “谛听”,是指观音法门
· 圆瑛大师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十二)
· 《地藏经》讲记(四十六) | 观音菩萨与我们有大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