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安忍不动如大地
静虑深密如秘藏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在佛教里,地藏菩萨是一切诸佛愿力的体现,代表无处不在的法身大士,如同大地一样安稳不动。
地藏菩萨是与中国人有特殊缘份的四大菩萨之一。九华山,是被喻为地藏菩萨化身的韩国太子金乔觉修行成就之地。2014年4月,受九华山佛教协会之邀,传喜法师于九华山宏愿堂举行了七天讲经法会,开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八百余信众踊跃欢喜听经闻法。
这是首次有法师在九华山完整地讲解《地藏经》。法会上,法师详细讲解了地藏菩萨的本愿、本行和大功德力,并深发慈心大愿,苦口婆心,引导大众了达“本然净心地”,策励大众随学地藏菩萨发菩提心。
法会期间,信众倍受感动于地藏菩萨累劫勤苦度脱众生,同时感动于法师不辞劳苦,悲心泣血,而竭力化导之举。法会净化身心、转烦化恼之效力,在场听众身心感受,冷暖自知,在此不一一赘述。
《地藏经》讲记连载四十八
传喜法师讲释
天人的福报是有漏的
观世音接着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我们要生起闻法的欲乐,对法要有一种渴求之心。
“佛告观世音菩萨。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
佛陀在这里先说天人的福报。不管是六欲天,还是色界天、无色界天,都是因为有漏的福报而生天的。所谓“有漏的福报”,就是不究竟的,天福享尽就会堕落,有时候还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连来人间做人的机会都没有了。
色天、无色天是没有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十恶业的,天人是不造十恶业的,只享乐,那为什么会下地狱三途?因为他在生天之前的无量轮回当中,也是造过恶业的,虽然造了恶业,同时又造善业,而且善业的力量还很大,往生时业重者先牵,他的果报就先生天做天人。天福报尽之后,他的恶业果报还是会现前,还是会堕到地狱三途。
比如欲界天人本来是有光的,身上自然有天花围绕,有天女围绕。天人还有座椅,他走路的时候座椅飞起来了。当五衰相现的时候,身上的光黯淡了,花枯萎了,椅子也坐不住了,身体会出汗了,一出汗就代表他快死了。
我们人会出汗,天人是不出汗的,也就是说,一个有正定的人,不大会出汗的。还有,天人本来都是坐在他的座椅上的,如果不喜本座,要走路了,说明天福快尽了,快要死了,心已经不安了。一个尊贵的人一般都是喜欢坐、喜欢静。我们佛教也说不喜欢参禅,喜欢在外面跑来跑去的,禅宗里有一句话叫:“穿破百双鞋,不如坐破一个蒲团。”
天人前面四种衰相一现了之后,天女也不喜欢他了。就像人快死的时候,九孔长流不净,身上发出老人油味、尸臭味,别人就不喜欢了,天人也是如此。本来围绕着他唱歌跳舞的天女们开始远离他了,他就很孤独、痛苦,然后以天眼看到自己死后还要下地狱,会感觉更恐怖。所以,天人虽然还没有死,但是在五衰相现的时候就已经很痛苦了,会有怖畏生出来,很多皈依佛的天人就是这个时候来皈依的。
佛陀有一句话叫“富贵修道难”,天人活着的时候只想着享乐,不想来学佛的,死相现前的时候才想起来学佛。但是只要听闻佛名、见佛、供养佛、一瞻一礼,死了之后不但不堕落,而且还可能会生到比他现在更高的天做天人,反而更进步了,可见三宝的力量有多大!
修行要有上进之心
“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象。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皆悉消灭。”
一切罪障消灭,到哪里去了?没福的有福了,福从哪来的?福是佛菩萨给的,业障是佛菩萨替我们背去了。
这是佛在劝我们也拿出一点修行的姿态。有人曾经问梦参长老一个问题:“往生的时候,是业尽往生呢?还是带业往生呢?”很多人因为不懂,就会产生疑惑,带着业又怎么能往生呢?是不是业尽了才能往生呢?还是有业也能往生呢?梦参老和尚回答他:“如果业尽了,你就不用再往生了;往生的时候,你这个业是菩萨带去了。”
所以,我也经常跟大家说,“带业往生”是佛菩萨的福德让你往生,你的业是佛菩萨帮你背去了,佛菩萨帮你带业,让你能够往生。所以,我们要有惭愧心,惭愧心是我们修行的底线。
一个人如果惭愧心都没有生起来,修行就没有办法进步,也无法走上这条修习佛法的圣贤之道。至少生起惭愧之心,才是正确的态度。所以,对圣贤要有敬仰之心;求学要有谦卑之心;修行要有上进之心;做人要有发奋之心。
当今时代,我们佛弟子要树立起这个社会的良好风尚,修行要有壮士断臂之精神,挽狂澜于既倒,做中流之砥柱,要发起这样一种修行的大愿力。这就是菩萨精神,但是这种精神要默默地深藏在内心,让它慢慢增长。
娑婆世界的菩萨都是隐秘的,表面上看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学过《地藏经》的,发过大愿,就要用这个愿力支撑我们的生命,每天走到哪都放光。同时又要避免被凡俗之人伤害,因为你的境界越高,他伤害了你,他的反弹力越大,果报是很重的,甚至要下地狱的。
其实,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他人。我们众生对佛的信心,是佛菩萨用头目脑髓换来的,为让众生进步一点点,对佛有一点信仰,佛菩萨累劫行救度啊!
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这一点对三宝的信心,因为这个信心很容易破碎,这个娑婆世界又有那么多摧毁信心的因缘,我们还没有智慧,看不透这些现象的本质,在不知不觉当中就被破坏了。
就像一条鱼,救它的人生天堂了,吃它的人下地狱了,同样一条鱼,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果报。佛教现象也是这样,尊重佛教、好好学习佛法的人,解脱了;利用佛教骗人、害人的人,下地狱了。
同样是佛教,不同态度的人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佛教说,自己的修行境界、自己的行愿在很多人面前应当是隐秘的,都不讲的,显现上都是平平淡淡的,很平凡的,甚至不可以随意在人前讲自己师父的德。
我们中国近代有一位儒学大家,叫梁漱溟,是中国理学大家的最后一位。他到九十多岁了才说:“实际上,我是一名佛教徒,我的前世是禅宗和尚。”他保密了一辈子,最后了才公开这么讲的。有时候我们也是这样,要善加保护自己这颗脆弱的菩萨之心。
《地藏经》讲记·连载四十八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