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安忍不动如大地
静虑深密如秘藏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在佛教里,地藏菩萨是一切诸佛愿力的体现,代表无处不在的法身大士,如同大地一样安稳不动。
地藏菩萨是与中国人有特殊缘份的四大菩萨之一。九华山,是被喻为地藏菩萨化身的韩国太子金乔觉修行成就之地。2014年4月,受九华山佛教协会之邀,传喜法师于九华山宏愿堂举行了七天讲经法会,开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八百余信众踊跃欢喜听经闻法。
这是首次有法师在九华山完整地讲解《地藏经》。法会上,法师详细讲解了地藏菩萨的本愿、本行和大功德力,并深发慈心大愿,苦口婆心,引导大众了达“本然净心地”,策励大众随学地藏菩萨发菩提心。
法会期间,信众倍受感动于地藏菩萨累劫勤苦度脱众生,同时感动于法师不辞劳苦,悲心泣血,而竭力化导之举。法会净化身心、转烦化恼之效力,在场听众身心感受,冷暖自知,在此不一一赘述。
《地藏经》讲记连载五十二
传喜法师讲释
01
学佛要懂得佛法的真实义
“一历耳根。即当永记。更不忘失一句一偈。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
“悉皆安乐”,不管是醒着,还是在睡梦中,如果有不安,就念地藏菩萨。以恭敬的心,“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就像前面我们讲的那样,如果不会修,但是有一颗赤子之心,对着这个形象,从菩萨摄持我们的本愿上来说,也是可以得加持的。
但是,佛菩萨还是希望我们从根本上能自己开智慧。开智慧才是究竟,这之前都只是相似,因为我们不能了达真实的菩萨身体,看不到真正的菩萨的形,哪怕菩萨摄受也得解脱,但有时候还是没把握。
我常常想我妈妈的事情,因为我爸爸已经往生了。我出家六年基本上都没有收供养,我心里很清楚,出家不能在身边给他们尽孝,就要把出家的功德回向爸爸妈妈。
那时候很奇特的,在爸妈身边的时候,孝心不是很重的,反而不在身边,孝心还能够生起来,这也是我师父的加持。我在师父身边做待者的时候,给师父洗脚,给师父搓背,给师父剃头,给师父擦身体,我就觉得我长这么大还没给爸爸妈妈做过这个事。所以,我一边安着心服侍供养师父,一边把功德回向给爸爸妈妈,这就很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现在我有时候也会这样问弟子们:“你有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做过吗?”很多人都没有这样做过的,因为有了三宝对境才会有这样恭敬的孝心。这种传统美德在佛教里依然传承至今,往往家庭里已经开始消失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大年初一要给长辈磕头的,现在我们在座的还会这么做吗?很少了。我小时候我爷爷在的时候,他老人家规矩很严的。过年前就提醒我们做孙子辈的:“快过年了,讲话都要讲吉祥话,不能讲破嘴话。”我们就记住了,要讲吉祥话,讲话之前要先想一想:这话吉祥吗?过小年的时候,家里就开始大扫除,大年初一就不扫地了。扫地怎么扫?家里大人说了,连灰尘都不是灰尘了,都是财呀,所以要从外往里扫。
行为上,要有一种吉祥的寓;语言上,要讲吉利的话。平时吃饭该怎么吃,坐怎么坐,站怎么站,老一辈的都是有规矩的。如果我爷爷瞪着我了,我就知道我大概什么做错了。
所以,我出家六年都是把出家的功德回向爸爸妈妈,在他往生的时候,更是广修功德。爸爸生前就跟我说,他愿意跟我去寺院里了。这句话非常吉祥,我心里默默想,这太好了。所以,他一去世,我直接就把骨灰带回寺院里了。其实,这也只是一种纪念,他的神识马上就生天了。《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就讲到,以我们的血缘关系,我们的修行功德就可以超度父母。
现在我担心的是我妈妈,她不识字,不懂圣贤书,在她的思想范围里面,很多抽象的境界是不懂的。她往生后怎么办?她如果“呼”就进入她的主观境界了,我还要追到她那里去,这就很难的。
就像世间的夫妻一样,如果你们隔阂很大,醒着的时候在精神层面上就没办法交流,他睡着了,已经进入他的梦乡了,进入他的世界里去了,你看着他,怎么进入他的心灵世界去交流?我经常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妈妈去世了,她的业力就成熟了,她有她的世界了,我怎么进入她的世界?
我作为她的儿子,虽然我在修行,但我修的是我的,她不懂我在修什么,也不知道我在做些什么。她也会给我磕头,给我供养,但是她不能把这个变成更深的东西——智慧,最关键的智慧层面她不懂。
所以,我才要给你们讲来讲去,讲那个最重要的——什么是地藏菩萨?如果你们懂了,我就放心了,你们就可以救自己了,“百返生于三十三天”,天福享尽回到人间,也是做转轮圣王,永不堕三恶道的;对于没有懂的,哪怕很虔诚地拜佛,但是不知道佛法的真实义,不知道用身心去实践,不知道心领神会地去实践,总是担心啊!
所以,我充满了讲法的动力,就像在跟我妈妈讲法一样,剖开咬碎了、嚼烂了,生怕大家听不懂,在这里千交代万嘱咐,你们要好好地听。听明白了,如是护念,是名念佛,是名念菩萨,念地藏菩萨,最低限度也要好好地礼拜地藏菩萨佛像,通过对佛像的恭敬,也能积聚很多的福德资粮。
02
祂总是如同大地一样承载着我们
在法会的最后一天播放这个短片《她为什么不吃章鱼》,就是让大家去感受、去触摸自己那个纯然的善良之心。菩萨没有年龄的大小,祂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里。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菩萨性的,有的人心灵麻木了,有的人心灵长老茧了,修行就是恢复我们心灵本然状态的过程。一个修行修得好的人,心灵会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敏感。这种敏感是因为生命能量很足,微风细雨都会禁不住要感叹生命的大美。
我们小时候宁愿淋雨也不爱打伞的,在雨里奔跑,雨水从头发上“漉漉漉”滴下来,真开心;微风吹来,在风中腾空翻跳,多么拉风啊!这种童心就是佛性,就能供养地藏菩萨的,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诸多玩具”。
哪怕老年人还是有童心的,脸上虽然长皱纹,他的佛性不会长皱纹的,而且还永葆青春。年龄就是一个幻觉,日历一页一页地翻过去,老头、老太太了,也会时常发现自己的心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去。这个心就是佛,就是地藏菩萨,无量阿僧祇劫来头出头没,它都不变的。
所以,在小乘里面就是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来警策自己。我们凡夫所面对的外在世界、内在世界就是这样的,但是觉悟之后,发了菩提心,再进一步修下去,生命越来越饱满,越来越壮大,原来我们也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时候会发现,常、乐、我、净是大乘的,是极乐世界的。极乐世界的“乐”不是相对于苦来说的,而是纯然之乐,苦也觉得乐,一切皆为乐。
我们念佛、念菩萨,再学佛、学菩萨,也如是去行,不离本处。前面经文也讲到了,觉华定自王如来让婆罗门女回到自己家,这就是还归本处,这都是有含义的,“本处”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本地风光。
印光大师有一副对联——客路溪山任彼恋,自家风光有谁争。念佛就是念本地风光,心即是佛,心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但我们众生是以因地的心念果地的佛,这叫“因入果海”;果地的佛依果地的佛的愿力,就是以果地威德力摄我们众生因地的心,这叫“果彻因源”。
所以,如果离开心,是找不到佛的。但是我们常常会忘掉这个,因为太简单了,就像我们常常忘掉空气的存在一样。
如果把鼻子捏起来,一分钟都坚持不了,才会发觉原来空气对于生命这么重要,比工资还重要。工资不发不要紧的,鼻子捏起来三分钟就拜拜了。但是我们意识到空气的重要了吗?我们有没有谢谢空气菩萨?我们每天踩在大地上,有没有谢谢大地菩萨?
今天有人发微信告诉我,他说很惭愧,没有福德因缘去现场听经,但还是把所有的事都推掉了,在家里每天跟着现场的节奏看网络直播,他说每天的感受都不一样,第一天就是哭,痛哭流涕,到了第五天就是止不住就笑,开心得不得了。到了第六天,就是昨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到地藏菩萨的帽子就在大地上,地藏菩萨的头在大地下面,我们都是踩在这个帽子上面走。
我们佛教里有一句话,叫“毗卢顶上行”,地藏菩萨就是像大地一样承载着我们啊!我们能做人,就是地藏菩萨把我们从地狱里救出来,把我们托在毗卢帽的顶上,做人、做天人享福,我们还在祂身上吐痰、撒尿、丢垃圾,衪总是如同大地一样承载着我们。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逢于虎狼狮子。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出门要多忆念地藏菩萨名号。“念地藏菩萨名万遍”,这个“一万”代表多多益善,哪怕就是遇到虎狼狮子,它也不能够损害。《地藏菩萨感应录》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
其中有一个小故事就讲一位打柴的人,有一天看到一块很好的木头,就用它刻了一尊地藏菩萨形象,他也不是雕刻家,雕得又粗糙又丑陋,就放在一边了。结果有一天他进山打柴的时候,遇到了老虎,吓得爬到了树上,老虎追过来就往树上扑,树被扑得直摇晃。正在此时,一个长得很丑的出家人出现了,呵斥老虎:“畜生,不得在此。”老虎夹着尾巴灰溜溜跑掉了。他从树上爬下来,感谢救命恩人,“这位师父,您在哪个寺院啊?”他说我就是你刻的那个地藏菩萨啊!他和菩萨就有这样的因缘,所以菩萨化现出来的时候也是很丑。这就像照镜子一样,菩萨所现的就是和你心里相应的形像。
他虽然刻的是木头的地藏菩萨的形象,但是他心里想的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知道不知道?起心动念佛都知道啊!菩萨是无边无界,尽虚空遍法界的,佛也是这样。所以佛一伸手,“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所有的分身都摩到了。
《地藏经》讲记 · 连载五十二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