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佛的琉璃光本愿功德,能够来启教的是大智文殊菩萨。佛的无量威德,大愿、功德,也只有文殊菩萨能够来启教,能来请佛演说,所以“大智”能够打开光明之门。
我们修行为什么要闻思呢?因为闻思可以启迪智慧,有了智慧就产生一种理性的功德。
“妇人之仁遍及天下,便是圣人之仁”,这句话我们很熟悉,但是“妇人之仁”和“圣人之仁”的区别到底在哪儿?这么多年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妇人之仁”虽然很本然,但是它没有形成理论性,没有形成一种理性,所以“妇人之仁”经不起考验,也不能规模化。就像佛性一样,如果不去研究、不去审视,没有生起一种尊重之心,不去保护的话,佛性也显现不出来。
如果你对金子没感觉,就不会对金矿有感觉,所以佛教里面常常比喻佛性就像金矿一样。如果对黄金有概念,就会把金矿当成宝贝一样,会想方设法把矿里面的金子提炼出来。纵使不提炼,也不会把它当成废石头丢掉。
因为我们不知道佛性好在哪儿,也不知道生命里到底哪个属性是佛性,所以也不去研究自己的佛性。不仅不知道宝贵、尊重佛性,甚至还奴役佛性,把佛性埋葬在垃圾堆里面。
我刚跟师父学佛的时候,师父这样提醒我,他说:“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像在垃圾堆里找宝贝!”听经闻法也是这样,处处拿个如意回光返照。讲经说法也是,处处都不离佛性的讲。这也是密集型地培养我们认知佛性的过程,“佛性”的属性是不生不灭法。
我师父说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不生不灭法。“南无”是我皈依,那什么是不生不灭法?就是每个人都有的佛性。我们生命当中有生灭,有生老病死的东西,也有不生老病死的东西。但是我们天天就活在生灭中。生命一直就沉浮在生死的状态里,流浪生死、苦海无边。
佛法的宝贵就是因为他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不生不灭的佛性,所以对于生到极乐世界、琉璃世界的人来说,“微风徐来,诸宝行树,出微妙音……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然后种种的色、相、音声,都让我们生起念佛念法之心。
佛国的主业就是佛,娑婆世界的主业就是生死,我们怎么扭转命运,怎么扭转这个生死大病?闻法能够开智慧,能开智慧就好了,一切诸佛之门径都能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