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弘一大师应倓虚长老之邀,在湛山寺讲律近半年。临行前,寺院僧众请他开示。他静坐二十分钟,一句话也没有讲。
请问,这二十分钟的无言,真的毫无内容吗?
一位修行有素的人,对着出家人不语,并非真的沉默。此中无语而其声如雷,真理之声不增不减,对大道无置喙之处,圆满智慧难以言表。
弘一法师二十分钟的无言,恰恰是将一本无字真经和盘托出,众人各得其受用。最后,他仅以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作别。无量光无量寿从何说起?这二十分钟又岂止是二十分钟?这就犹如佛陀二十一天讲《华严经》,其大无外,一为无量。
你说他仅是弘律吗?这是无上深妙禅!这是一句真正的佛号,真正的无量光无量寿。他深谙无量光无量寿的真谛,正因如此,才有资格弘律、传戒。乃至八万四千法门,皆围绕这一核心,佛佛祖祖皆体悟此真谛。
所以有时初进禅堂,香板噼里啪啦,人就容易入了情境,不知道怎么下手,乱了方寸,就以为禅宗不一样。
实际上哪有不一样?方便不一样,本体智慧都是一样的。佛法是“无多子”的,禅净密律都是一个。只要记住平时用功所受用的,如如不动,任它怎么变,我就不变,那就好了。
马祖道一有一位弟子,名叫法常,他开悟之后来到宁波,在大梅山住茅蓬。马祖想看他领悟的程度,就派人去问他:“你当时在师父门下觉悟了什么才来这里住茅蓬?”法常回答:“我听闻了师父讲的‘即心即佛’,便来此住茅蓬。”
那人回江西告诉马祖这件事,马祖说:“你去告诉他,现在我的教示不一样了,我现在讲‘非心非佛’。”于是这人又从江西跑到宁波,告诉法常法师,说师父现在弘扬的是“非心非佛”。法常一听,说:“任你‘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马祖听闻后,点点头说:“梅子熟了。”
大寂闻师住山,乃令僧问:「和尚见马大师得个甚么,便住此山?」
师曰:「大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
僧曰:「大师近日佛法又别。」
师曰:「作么生?」
曰:「又道:非心非佛。」
师曰:「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秖管即心即佛。」
其僧回举似马祖,祖曰:「梅子熟也!」
——《五灯会元》卷三
所以,我们只管好好用功,一处得受用,就处处得受用。“佛法无多子”,明白了,便能无内无外,浩浩荡荡。佛法哪有什么不一样,哪个不是真风浩荡,慧日高悬?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