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遇到一位老修行,
他跟我讲,
叫“死心塌地”
修行要有一种状态,
我们的第六意识就像狐狸一样狡猾,它永远期待着,这世界任何它能攀缘到的,它都在那里作怪。
所以这位老修行说,要死心。这种“死”没有虚伪、没有造作,还带着一种悲切。
他这么讲,我忽然想起,当师父圆寂消息传来那一刻,我的心的状态,那种永失依祜的苍凉感。“折须弥作礼,倾大海为泪”,虽然没有泪,但是觉得整个大海都是我的眼泪一样。我说:“这种状态我有过。”
这位老修行的点化很让人受用。但是很惭愧,虽然找到感觉了,我还没有常常在这个状态里。这种心的状态才是小乘里“无漏”的状态。
我们修行,到哪里求无漏?就在心上求。如果心都像筛糠一样,不知道有多少个洞,那别说无漏了,天天漏都不知道。
心是有漏的,见地是有漏的,行持是有漏的,怎么用功都是表面功夫,没多大效用,因为都漏掉了。沾一点水而已,总是错误地训练,无效地用功。
而如果常常在“死心”状态,这个漏很快就堵住了。漏一堵,生命马上就变得有效。生命无漏了,吃饭也无漏了,做功课也无漏了,全都无漏了。
器无漏了,水就会“呼呼”往上涨。有句话叫“定水镇常盈”,禅定之水安定、持续、透澈,并且常常满溢出来。满溢出来就是“他受用”。
这个水既能自受用,也能他受用,自受用就是报身,他受用就是大悲甘露,能庄严道场,能利济苍生。一个道场里有几个这样会修行的,整个道场的氛围都不一样。
所以我们出去参学,也是看一个道场有没有老参,有没有用得上功的。就像自行车一样,“咔”踩上了,那只要用一步力,自行车就往前走。如果链条还在那打滑,那怎么样也动不了。修行一旦真实用上功了,那真是日日增长、时时增长,你就有一种很稳定的幸福感。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