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往生注意事项 I 讲记43

2025-01-21 00:01: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图片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四十三课  时长7:28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你们要知道,光阴特别快,这个最要紧。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了寸金还好说,失了光阴无处寻,我们不要错过光阴。


有的人糊里糊涂,今天还有明天,明天还有明天,他觉得没有关系,对自己好像哄哄自己,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定的课程,只可以多定,不可以推后,不可以放松,要紧要紧。念一句佛,比捡到一条金条还要宝贵,要这样子。金条有什么用?生到极乐世界黄金为地,金条有什么用啊?


不要生散乱心,不要生颠倒心,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散乱心、没有颠倒心,都是一心念佛、一心皈命。哭也没用,喊也没用,听到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定要做到。


图片

    1 宋代 西方三圣行云图


一个人气刚刚断,还没有冷的时候,虽说已经死了,但是他的灵性还没有去得远。他的身体,碰不得的。若是碰到了,他是很难受的。所以等到他的身体一定要冷透,二十四小时最起码才可以。


扯着嗓子哭的话,一点没有利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能够助一把。这是孝敬,这个功德最大最大,比拜梁皇忏功德还要大,比打水陆功德还要大。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自己不知道念佛、自己不知道念经,那么叫和尚去拜忏啊、念经啊。其实,是自己念好。


亲戚只晓得,尽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点点孝心。不要假的面子,人家说“死要面子,活受罪”。怎么叫“死要面子,活受罪”?人死了,花圈一千个、两千个。一个花圈要一百多块、两百多块,八百多块也有的,这叫“死要面子活受罪”,这要它有什么用呢?


我自己早早同他们说了,我一看到妙善和尚花圈这么多,我就和他们说:假如说我悟道自己还会讲话,还没死之前一定要嘱咐好,花圈一个也不要。你会念么,给我念两句。也不一定要到普陀山去,你就是在自己家里给我念也可以,这个念佛功德大了,“死要面子活受罪”没有用。


真正的孝敬,念句佛功德最大了。掉一滴眼泪是没有用的,有的哭得喉咙也哑了,这都是冤枉吃苦。没有冷透就去动动他,给他穿衣服,给他洗澡,忙死了。这是胡弄乱弄,弄不来的,一定要听临终这段(经文的意思)……


图片

    1 唐代 引路菩萨图


你把他肉碰到,针刺他一样的痛,这道理我们都要晓得。第一不要动,第二不要哭,那么一心给他念佛。孝敬点,大家跪下来,香一支,跪下来都为他念,这个功德就大,这就是报他的恩。


刚刚死掉的人一发了火,危险啊。如过去印度一个国王,为了一只苍蝇,一只苍蝇“嗡嗡嗡”……蚊虫啦,这讨厌不讨厌?给他扇子掸掸,扇子落到他面孔里就发脾气了,一发脾气就堕落去了,危险得很。


恐怕我们大家没有做到的,大家要注意。我虽然讲得粗,但是东西是货真价实,不是假的。还没有冷透不能擦身体,不能搬动,不要替他换衣服。假如时候多了,二十四个钟头过了,人的脚手硬了,用两块毛巾调换在膝盖上敷敷,念《往生咒》。


这《往生咒》念起来就不会痛了,《往生咒》能够止血、止痛、消炎,有这么好,我亲自用过的,这个道理要晓得。


洗身体也要念《往生咒》,穿衣服也要念《往生咒》,不能够弄错。穿衣服,热水和手巾要准备好,敷在臂弯、腿弯两个地方,至少要一刻钟,身体就会发软,好穿衣服。硬弄是弄不来的,要让它自然。


平常如果腿子好的,可以给他盘腿去。腿子功夫没有的,老实坐棺材。所以人家讲,“一口木棺材,人人少不得”,就是这句话。你平常腿子功夫不好,就是坐棺材去。


那么我们念佛,大家要切心。吃素呢,大家不要推来推去,佛是慈悲我们,要我们断苦根。什么叫苦根?就是杀生,最厉害,这是苦根。苦根断掉了,我们枝末上的就容易;苦的根不断掉,“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这道理要晓得。念佛最要紧,不要放松。




图片


▲ 悟公上人手书《往生咒》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千万年也走不到的世界,心一动就到了|讲记42
· 临终时,怎么让阿弥陀佛亲自来接? I 讲记41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三)| 劝一人不杀生,如同救百万众生
· 因果不要让它错了,错了很危险|讲记40
· 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八课
· 修一心不乱最好的方法 I 讲记39
· 念佛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什么?|讲记38
· 《心经》浅释(圆满)|这个方法,可以快速融入阿弥陀佛的怀抱
·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七课
· 一个人能听到佛的名号,前生必定种过善根 I 讲记37
· 《心经》浅释(四) | 这就是佛说八万四千法的精华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六课
· 欲生极乐世界,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讲记36
· 极乐世界为什么称“极乐”呢?||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五课
· 有愿心,必定有感应 I 讲记35
· 用佛法改写生命的“大数据” | 《药师经》讲记连载(三十二)
· 一定要求生极乐,因为有这样的好处 ||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四课
· 欲生极乐世界,最要紧的三件事|讲记34
· 《心经》浅释(三) | 怎么才能不迷失在外境中?
·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