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宗六祖
永明延寿大师
宋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大师晨起后焚香礼佛,普告大众,趺坐而化,世寿七十二岁,僧腊四十二年。荼毗后的舍利,鳞砌于全身。
次年,门人在大慈山立塔建院纪念,宋太宗赐塔院匾额曰“寿宁禅院”。
后来,有位从临安来的游僧经年绕此塔。人问其故,答曰:“我病入冥,见殿左供一僧像,王勤致礼拜,询之乃知杭州永明禅师也,已往生西方上上品,王重其德,故礼敬耳。”因此仰慕大师,特来此瞻礼舍利宝塔。(见莲池大师《往生集卷一》)
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首位透过宗门而融摄教、律,并提倡“禅净双修”法门者,著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神栖赡养赋》、《唯心决》、《受菩萨戒》、《定慧相资歌》、《警世》等。其所作《四料简》对后世修净土者影响极大: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四料简》言简义丰,立意精当,无论何种根机的众生,均能从中获得无穷受用。上根利器无妨禅净双修,中下根性自应稳守净宗,老实念佛,总以西方净土为最后指归。印光大师赞其为:“迷津宝筏、险道导师,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
永明延寿大师有一句话:“定则一尘不染,行则万善并行。”入定,就无量光无量寿;出定,就做有益自他、有益佛法久住的事。
我们按照这样修行,能去极乐世界吗?阿弥陀佛都这样给我们做榜样,示现给我们看,那肯定没有问题。心只要安住于念佛、念法、念僧,然后依教奉行,这都是消业障、开智慧,都是往生净土的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