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涅槃,
是佛死亡了吗?
佛陀涅槃,是佛死亡了吗?我们如果觉得人道很坚固,纵使学佛多少年了,你还是认为佛死亡了。但其实换一个角度并非如此。
什么是三界?“我”就是三界,“我执”就是三界。
什么是轮回?习气就是轮回。
轮回中的人道,就像一出悲情戏一样。佛陀来到人间,为我们示现“所做已办”,然后从生老病死的角色里抽身出去,这才是真正圆满的佛。我们以为我们活着,佛死亡了,实际上我们自己正沉浸在死亡的程序里,佛陀是终结了死亡程序啊!
我们的思维习气、九十八使的知见是很牢固的。我们总是认为人道是真实的。实际上我们什么时候生过呢?我们有存在感吗?佛陀在《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究竟哪个是你呢?
但我们就在这样一个错误的模式当中,幻生幻死。佛教告诉我们,这叫生处中阴,像梦一样。实际上解脱并非依赖于虚空,而是那种精神世界的空,觉悟的空,任何生灭无法障碍的、很有质感的、不生不灭的那个空。
超越对肉体的执着
不净观是佛教里对治贪欲的重要修法。修不净观有大家熟知的九想图,图中所画的是日本著名的一位皇后——檀林皇后。这位皇后花容月貌,后出家修行,为了让大家明了美貌之无常,贪欲之虚幻,她命人在她命终之后将她弃尸荒野,并让画师画下其身体各个阶段的变化,共有肪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这九想,即九想图。
檀林皇后九想观
《大智度论》里说,如果人能做这九种坏想,愚痴心就会减弱;愚痴心减弱,贪欲心就会减弱;贪欲心减弱,嗔心也会减弱。因为身见越强、越牢固,嗔心也越大。所以贪嗔痴三毒如果薄弱,九十八使这种见就会松动。这个松动了,我们轮回在人道的频率就会松动。
我们在助念的时候,对自己的肉身有没有生起一点厌离心?佛陀说:“何有智者恋此大虫之聚啊!”哪个看到真相的人会贪恋这个大虫聚呢?
我们如果没有看到它的过患,就会把贪恋、无明无知放得很大、很细。就像有的人涂护手霜,都要耗费很多精力,但最后什么也带不走啊。
活着的时候我们执着这个肉身,一睡醒了马上洗脸、刷牙。当哪一天神识离开身体,你就不认这个身体的。再看到这个身体,一天它开始膨胀、变颜色,两天三天开始腐烂,这时候问你:“这是不是你的,你还想不想进去?”你会说:“我再也不想进去了,我好不容易出来了呀,我要去极乐世界,我要去那个臭皮囊干吗?”
所以,这个问题要想明白啊,想明白了,你就不会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过分用心,耗费自己的时间和资粮。
我们生生死死、轮轮回回了多少次,自己根本不记得了,不要说记得父母宗亲眷属,自己都不记得自己的。幸而这一生遇到佛法了,可以将此身心奉尘刹,可以觉醒,可以把我们的佛性从牢笼里解脱出来。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