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灯佛圣诞」
DIPAMKARA
农历八月二十二日,
恭迎燃灯佛圣诞,
燃灯佛又名“定光佛”、“锭光佛”等,
是过去庄严劫中出世的
千佛之首。
所愿皆遂
千古明灯
从宝髻如来授记
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阿僧祇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其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
时有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即燃灯佛从宝髻佛受记的因缘。
佛陀之师
为释迦如来授记
犍陀罗片岩浮雕燃灯佛授记图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记载,燃灯佛时,释迦菩萨名为云童,见到一位叫瞿夷的王家女子,手持七枝青莲花。菩萨以五百银钱买下其中的五茎莲,连同女子托付的二枝,合为七茎莲奉佛。得见佛陀后,散出的五茎莲如生根般静止于空中不落,后散出的二莲则挟住佛两肩上。
佛知至意,授记曰: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名释迦文。
菩萨又见地上泥泞,不忍佛陀赤脚走过,脱下身上的皮衣盖在地上。衣服不能全部覆盖,就解开自己的发髻,将头发铺在泥泞处,让佛踩在上面走过。燃灯佛又称赞说:汝精进勇猛,后得佛时,当于五浊之世,度诸天人,不以为难,必如我也。
诸疫不临
世尊往昔为了无上菩提,用尽财物换取少女手中的莲花,甚至为了得到这些莲花,答应生生世世娶她为妻。当以这样得来的莲花奉献佛陀时,他又默默发愿:以供奉莲花的因缘,令我速证菩提,如燃灯佛一样,广度一切如母有情。
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多启发。能生值佛世,首先就是莫大的福报,我们也要修这样的福报。当能够在清净之地降生,有大福报值遇诸佛时,又要有勇猛心,发菩提心。心能够觉悟,勇于承担,身还要能为此不舍生命。
所以世尊一方面发菩提心,发愿成佛,为一切众生作舟航,同时又为了供奉佛陀,愿意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众生,就像佛教里说,“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我们的心要发得大,身也要勤劳刻苦、勇于奉献。
越是发广大心,就越代表不怕千难万险;越想要开智慧,就越不怕烦恼,刻苦恳切。当有一天开智慧时,你会发现智慧和烦恼是一体的,只不过我们为境所转。
就像一面镜子,镜里的影子来来去去,有生有灭,但镜子照物的光是没有来去的。镜里的影子就如我们的第六意识,皈依它就是皈依了烦恼;而当能够发现,镜里的影子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当我们皈依镜子的光时,这就是找到智慧了。
在这世间,如何让自己心如明镜,如何保持心中的光明?这是一种学问,这就是佛教文化在人间的价值。有佛的教育在,我们就能成为圣贤,就能做佛菩萨;否则虽有佛性,无人教导,无人挖掘,我们就不知道,就不能得其受用。
燃灯古佛,“古佛”也指每个人的佛性。我们的佛性也叫“古牟尼”。这个牟尼,无量劫来因蒙尘而不觉不照。学佛就是唤醒我们的佛性,让内在的摩尼宝发挥作用。这个摩尼宝是超越时空的,虽然身在娑婆世界,我们的心光却可以超越出来,成为舟航,成为历代祖先的救命之光。
所谓“阴超阳泰”,祖先得以超度,离苦得乐,子孙才会身体健康,事业发达。佛陀是在人间成道的,虽然广说教法,但还是以人为主。佛教里的超度,超度祖先、超度冤亲债主,都是实现人生幸福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也是人间佛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佛教对社会最大的财富就是“精神扶贫”;佛教不共的无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就是提升精神修养,传播高能量的文化,绿化我们的“心灵沙漠”。
福慧增长
释迦牟尼佛是燃灯古佛的“接班人”,燃灯古佛将手中这盏灯传递给了世尊。世尊接续传灯,让佛法的灯光遍照,众生永脱诸苦,在这传承中,灯灯相续,慧焰不息,法法相传,绵绵无尽。
世尊昔住莲华城,
云童宝莲奉燃灯,
身发布地护佛足,
得授圣记释迦文。
出生即自带光辉
名号由来
古人说,贤圣出生,大多有祥瑞降临,释迦牟尼佛出生就会走路,七步生莲,一时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令人称奇,燃灯古佛也不例外。
《大智度论》卷九云:“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燃灯佛出生时,一时间,周围的一切,如灯一样明亮,熠熠生辉,照亮着周遭,连日月光辉都黯然失色了,他自带光辉,父亲喜不自禁,给他取名燃灯太子。
燃灯太子长大后,父亲有意将王位传给他,他深知世事无常,对尘世王权富贵无所求的他,一心要出家得道,将王位让给了他弟弟,就毅然出家了。
得道后他被称为燃灯如来,游行世界,开化群生。滚滚红尘中虽然少了一位权贵,但是众生却多了一盏明灯,一灯能除千年暗,燃灯古佛从远古以来一直照亮着世间。
イ 弗
佛前一灯,福慧无量
《施灯功德经》
火 丁
火 然
在佛塔、佛殿或佛堂布施明灯的人,
可以得到无量的福报。
滑动看更多福报
愿我等体会诸佛菩萨的无量悲心,
思考“燃灯”的真正涵义,
净化身心,广做功德,
回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
长按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