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RI QING LIANG
一个有信仰的人,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世间的故事,
眼里看到的是佛法的元素;
世间上的人,
从世间的角度来看佛教,
眼里看到的也是世间法。
所以,
角度不一样,
价值观念不一样,
看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PART.01
✦ 全然地皈依在三宝里 ✦
学佛的人,看什么都是佛法,世间的人却未必如此。要把一个人引导到学佛的状态,让他看什么都是佛法,这是不容易的。如果看什么都是佛法,每天都在用功学习佛法,也不需要借助世间法来启迪自己了。
就好比,佛经里满满的都是24K纯金,你却硬要在一千吨沙里面淘出一克金子,为了能得到那一克金子,晚上做梦都是沙子,你的生命就跟沙子在一起了。佛法是百分之百的纯金,白天跟纯金在一起,晚上做梦也是纯金,有了虔诚心,我们就可以好好地、一心一意地、全然地皈依在三宝里了。
PART.02
✦不能让受戒时的承诺成为妄语 ✦
我们在佛门圣地修行,这也是把自己奉献给国家和社会的一种态度,所以,要把自己的身心世界打理得干干净净的,才能有奉献的资粮。虽然自己也可以修行,正所谓“大隐隐于尘”,但要广行菩萨道就比较难了。
这就跟每个佛弟子在修学过程中亲近的大德有关系。我们亲近的师父,他老人家是发菩提心的,是行菩萨道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我们所亲近的道友,很多都是发大菩提心的。我们如果没有发起那样的菩提心,看到这些大乘菩萨就会心生惭愧。
我们同样受过菩萨戒,手拿着锡杖,这代表在人间能够振锡,佛陀的所有功德都在上面,“执持锡杖,示如实道”。戒和尚问“是菩萨否”、“发菩提心否”,我们都回答“是”,看到别人勇猛精进,我们就要鞭策自己,不能让受戒时的承诺成为妄语。
PART.03
在修学的过程中,亲近过什么人很重要。如果亲近的是一个很精进的人,哪怕自己很懒惰,都会被带得精进一些。
✦ 整个生活都转为了修行 ✦
我们要想对自己有高要求,各方面一定要同步提高。住在三宝地,清清净净的,我们还能做一点有利于自他的小事。
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这样的,我们在这里做过义工,就相当于此生建设过一座寺院一样。自己想想,我们哪一辈子能建寺院呀?更不可能独立完成。现在,我们参与进来了,随喜进来了,就与建设了一座寺院有同样的功德,这是非常殊胜的事情,所以我们每天都感恩着。
佛教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种高度自觉、高效能的秩序,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各方面都有人去发心,在一个道场里,整个生活都转为了修行。我们有崇高的追求,有清净身口意的功德;我们延续着圣贤的教法,这份真理也呵护着现代人的心灵,护佑着国家的安定与社会的和谐。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