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经
。
故解经者,必宜先释题目
如提纲者,则众目自彰
揭领者,则众缕自直
圆瑛大师生平简介
今从《圆瑛大师全集》中选取大师讲解的《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刊登,以飨有情。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五)
闽泉州大开元寺 沙门圆瑛 讲
【经文】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上句表位,下句叹德。
“皆是”者,纯一无杂也。即《法华经》所云:此众无枝叶,惟有诸贞实。
“阿罗汉”亦含三义,比丘为因,罗汉为果,与比丘三义因果相对。
三义即:
一、应供。梵行已立,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养,即乞士果。
二、杀贼。四住已空,见思惑断,杀尽烦恼之贼,即破恶果。
三、无生。所作已办,不受轮回,超出三界生死,即怖魔果。始则受戒愿出生死,令魔生怖,今证无生,故云怖魔果。
阿罗汉,有实行、权示、定性、回心之别。今云“大”者,非专求己利、得少为足之实行阿罗汉,乃大权示现,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身,深本难思者是也。又非厌有趣空,耽寂灭乐之定性阿罗汉,乃回小向大,发大乘心,求菩提道,助佛转轮者是也。
“众所知识”者。“众”即天人大众。“知识”二字,有两解:
一、约大众说:闻名仰德曰知,见面聆教曰识。诸阿罗汉,道高望重,为天人大众所共知共识者,洵是人天师范。
二、约罗汉说:深解谛理曰知,博通法相曰识。诸阿罗汉,断惑证真,为天人大众中多知多识者,堪作人天眼目。二表位叹德竟。
佛陀的诸大弟子您都听说过哪几位?
下期连载,
带大家认识佛陀的诸大弟子们,
敬请期待。
往
期
●
回
顾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