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佛法需要弘扬,
菩萨来到人间,
也是需要弘扬的。
所以,佛陀和祂老人家的经典,
以及我们佛教历代高僧大德,
都需要我们常常地去忆念,
叫“念佛、念法、念僧”。
虚云老和尚,是大乘菩萨来的,为了体解大道,出家后的二、三十年都在苦苦地追寻着,刻苦地用功着。所以即使是菩萨来的,也要好好地修,要登上这条佛法的大船,这条船不会欺骗你的。
这个时代,很多人是菩萨来的,但是没有醒悟,这就特别可惜。像我们大家在佛门扫过地、搬过砖、点过灯,那是不得了的。所以要把这个功德转换成解脱的资粮,每天要回向,要转小向大,转有漏为无漏——为了解脱的缘故,为了菩提心的缘故,为了我和一切众生的解脱和觉醒。
尤其是受了菩萨戒,大乘菩提心就是菩萨戒弟子重点要学习的内容。做什么事情都要以菩提心摄持,“我为一切众生的解脱搬这个砖”、“我为一切如母众生的解脱,我今天坐到法堂来听法”。菩萨戒的标志就是菩提心,做任何事不要忘失菩提心,就会越来越成长。
而且我们就在这条佛法的船上相互照应着,让这条船在轮回苦海中航行着,在菩提大海中遨游着。这时候,轮回和解脱是同体的,既是轮回的大海,也是菩提的大海,离苦的过程就是得乐的过程。不觉,名苦海;觉悟,名菩提。
一个没觉悟的人,只要给佛菩萨一个机会,佛菩萨就会抓住这个机会,当缘分成熟的时候,把一束光投进他的心里。在他不经意之间、我执最小的那一刻,能够让他的善根显现出来,这就是佛的慈悲。
一个人所谓的善根,就是过去修行产生的无漏的功德,跟此时此刻佛菩萨的加持,让无漏的功能能够在他的生命里、在这个时空中苏醒过来。所有来的菩萨都要有善知识的点化,所以佛法住世就特别重要。
虽然说佛法靠毗尼住世,但是毗尼靠什么?毗尼靠佛菩萨带戒体来的。所以传戒的时候,哪怕得戒和尚跪在佛面前祈请,也是为了给我们做证明,实际上也是这样子的,没有传戒阿阇梨,没有真正的修行者,哪里有戒啊?戒体也是从修行者这里来的。
善财童子为什么能够很快获得修行成就?依五十三参当中的每一位菩萨的功德力的加持,就是这么简单的。善财童子又虔诚,功德又大,善根又深,又尊敬一切有德者,“善知识,我已发菩提心,决心作造福人间的事,首先解除众生苦难,文殊师利教导我前来请教,愿慈悲怜悯开示于我。”师父一看这样的小孩,心里就会容易跟他敞开。
所以,有时候年纪轻学佛特别好。如果有俯视佛法,或者批判佛法的心态,首先要转变这个心态就很难。学了佛之后,必须要自我革新,自我清理,恢复到赤子之心,剔掉不属于佛法的,保留符合佛法的,这个过程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否则,大乘空性怎么现前呢?
我们要反观,学佛之后,贪嗔痴慢疑微薄了?还是炽盛了?戒定慧的修学,得利了吗?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还能听到佛陀的名字,三宝还住世,多么地不容易啊!常常是颠颠倒倒占据着我们的心灵,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感恩的。
我们没有善根也不要紧的,到佛门了,还缺善根吗?罪业重也是有办法的,《妙法莲华经》里说“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所以,我师父也这样说,“佛法如檀香,不管手捧还是脚踩,是信的还是诽谤的,皆得度,就怕没缘。”如果没有缘,佛拿你没办法;只要有缘,佛的悲心、功德,还是会加持你。
一个人,能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交给了佛,都交给了戒定慧,这才是对自己、对他人最大的爱,也是最大的福报。但是,佛法还是要去实践,戒定慧要熏习。虽然你不懂,但是佛懂你,菩萨懂你,你读了大乘经典了,八识田里就种下善根的种子了。机缘成熟的时候,修行就会从量变到质变,解脱德就会现前。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