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师父有话说
——
TEACHERS' DAY
今天是非常温馨的日子。当我们忆念老师时,这种感恩是特别阳光、温暖的心态。老师这个职业的幸福指数是很高的。尤其是一辈子几十年教学的话,那真是“桃李遍天下”。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总会遇到这样的老师,他不仅有学识,还有强烈的责任心,不仅懂得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通过眼神的接触判断你是否还有疑惑。
以自身的文化情怀,引导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能量,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能自主并且快乐地学习,这样的老师难能可贵。
好的老师,不仅仅是文化知识和技能技艺的传输者。
《礼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唐 韩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代的教育是圣贤教育,将文以载道作为价值尺度,将仁爱孝悌、重义轻利等作为理想人格。一个老师的文化容量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座下的学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自上而下倡导传统文化学习的今天,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者的老师,肩上的责任就更为重大。
将自己高层次的生命体悟融铸到教学实践中的老师,往往会令学生受益无穷、毕生难忘。让每一个学生活得智慧而有尊严,活出圣贤一样的状态,让这个民族更健康地屹立于世界,这实际上就是老师的功德,这项工作本身就体现着一种大爱。
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官员在肯定老师的价值时说:一个老师,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没有办法估量。
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选择做一位老师。祂行走于山林田野、村城国邑,说法四十余年、三百余会,只为让每个生命都认识自己的佛性,让每个生命都踏上佛性的觉醒之程。
“佛”是“觉悟”、“智慧”的意思。佛教,就是佛陀引导众生从无明通向解脱的究竟智慧之教。
几千年来,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代表的善知识们,把一生所觉悟的真理无私地奉献给所有众生,启迪众生的法身慧命,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道路。祂们被称为“人天导师”,是世出世间最尊贵的老师。
感念师恩
师公法相/上悟下道大和尚
无论是世间的老师,还是出世间的大善知识,对我们都极具恩德,所以我们都要学会尊重,懂得感恩。古人说“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尊师重教是一个人的品德基石。
作为弟子,如何恭敬师长?作为师长,又应怎样顺应为师之道?在《善生经》中,佛陀给出了智慧的答案:
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
一者、给侍所须,
二者、礼敬供养,
三者、尊重戴仰,
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
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
一者、顺法调御,
二者、诲其未闻,
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
四者、示其善友,
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
唯发大心
方能报恩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
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
我们世出世间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师长的教诲。只有让所学到的一切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才对得起师长的教诲。
如果我们在世间学的学问技能,都能用来为佛法的修学做准备;在佛法中得到的教诲,都能用来成就自己的道业;我们发起菩提心,发愿利益一切众生,那老师教我一个人,就等于利益了一切众生,这才算不辜负老师的教诲之恩。
值此教师节,让我们以虔诚心、恭敬心,感恩所有的老师,感恩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感恩每一位善知识!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