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广大的皈依境
我们佛弟子常常会念“南无大乘常住三宝”,我们的皈依境“大乘常住三宝”是非常广大的。
我们也常常会发愿:
尽形寿皈依佛,
尽形寿皈依法,
尽形寿皈依僧;
尽未来际皈依佛,
尽未来际皈依法,
尽未来际皈依僧;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
这里面有尽形寿小乘的皈依,还有 “尽未来际皈依佛”, 这是大乘的皈依。尽管我们非常希望这样,但是我们能够尽未来际皈依佛吗?如果我们能够有大乘的智慧、大乘的见地,我们就会知道这是法尔如是的。但是,这需要具足大资粮才能确保我们生生世世不迷失,生生世世尽未来际都能皈依三宝,所以我们要给自己积累资粮。
02. 佛法住世的标准
我们都可以皈依三宝,但是住持佛法的一定是出家人。众生可以从现前僧这里获得三皈依、五戒,乃至戒定慧,都可以获得。所以,佛法的传承是以出家人为标准的。梦里、境界里的现象,是不能作为传承的。即使在境界里直接皈依佛了,那也不算的。这宇宙很奥妙的,佛法传承至今是不容易的。
初学佛的人如果有出家师父作为师父,皈依过三宝,那是很好的;但如果没有皈依过,仅靠自己读佛经,然后看出家人可能还看不上眼,那就不是佛弟子。佛法在世间的传承,要有出家人作为老师。我们学佛了之后要普皆恭敬,这样才是一名真正的佛弟子。
《地藏十轮经》里,佛陀主要强调两大主题,祂说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所护念的就是两个:一个是法宝,一个是僧宝。佛陀说,如果违犯出家人现前僧宝,这是很严重的,比违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罪过还要重。因为僧宝能够住世,能够在这世间不断延续,这本身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强大加持所显现的。
在这世界修清净是不容易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要很小心。我们要珍惜自己的修行,修行路上所有的善缘都是我们自己缔造出来的。没有什么天然的太平,太平是因为我们很珍惜,我们很小心,这样缔造出来的。诸法是因缘所生的,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因缘。
我们现在在娑婆世界学习佛法,跟在极乐世界相比,请问哪个更难?我们难呀。极乐世界连苦的名字都听不到。我们向往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佛菩萨天天为我们捏把汗啊,那个娑婆世界想要来我极乐世界的人,千万不要中断啊,不要走着走着歪了呀,走岔了呀,掉队了呀。
虽然只要我们修行,极乐世界就 “莲花标名”,但是我们现在在娑婆世界还是要很谨慎的。这是一个连果地菩萨都畏惧可能迷失的地方。
03. 菩萨的威德力
我们受菩萨戒的意义,一方面是自己发心做菩萨,另一方面我们加入了菩萨的行列,这个菩萨的群体能保护我们,对于我们来说,这一点太重要了。我们受了菩萨戒,就进入菩萨的圈子了,我们会得到大菩萨的加持。然后,我们可以趁此积累资粮,从而迅速地获得能确保我们生生世世都不迷失的种姓。
我们大乘佛法里,每一位菩萨摩诃萨都是不可思议的,祂的威德力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学佛的人,除了要恭敬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之外,还要多恭敬大慈弥勒菩萨。《佛说无量寿经》里面,最后佛陀是把净土法门付嘱给弥勒菩萨的。弥勒菩萨是以大慈成就的。慈能予乐,祂是欢乐王,祂是慈心三昧的王。佛陀弘扬净土法门,都要把它付嘱给弥勒菩萨,我们求乐还不求弥勒菩萨吗?我们以后在内心里要多祈祷诸大菩萨。
——三参法师
— 回向 —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长按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