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
亲
。
一者增益财物;二者备办众事;
三者所欲则奉;四者自恣不违;
五者所有私物尽以奉上。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净慧法师开示
“居士子!如东方者,如是子观父母,子当以五事奉敬供养父母。云何为五?一者增益财物;二者备办众事;三者所欲则奉;四者自恣不违;五者所有私物尽以奉上。
子以此五事奉敬供养父母,父母亦以五事善念其子。云何为五?一者爱念儿子;二者供给无乏;三者命子不负债;四者婚娶称可;五者父母可意所有财物尽以付其子。父母以此五事善念其子。
居士子!如是东方二俱分别。居士子!圣法律中东方者,谓子父母也。居士子!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
——《佛说善生经》
这段是讲儿子对父母有何责任和义务,然后讲父母对儿子又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各有五条,是佛教处理父母子女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实实在在,没有半点不着边际的话。我们作为在家居士,做父母的也好,做儿女的也好,按照这十条处理家庭问题,一定美满幸福。家庭幸福了,才有修行可言。家里天天闹别扭,都像贴反了门神一样,不是面对面,而是背对背,那还谈什么修行呢?
要实现家庭的和睦,首先是子女成人以后要懂得如何侍奉孝敬父母,当然,子女还在幼小的时候,做父母的也要落实好分内的五条。我们出家人是不是也要落实这五条呢?我们虽然出了家,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孝敬父母,这五条虽然不能完全适用于出家人,但也要有孝敬心。
首先,子女对父母应做到:
一者增益财物。要使父母生活过得富裕,财产日益增多,生活安定。
二者备办众事。家里有什么事,做子女的要尽职尽责地去做。在家里不要像少爷小姐一样,横草不拈,竖草不动,坐在那里等饭吃。我总是跟年轻人说,下了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扫地,擦地板,吃了饭要洗碗,还要帮家里买菜、洗衣服、买煤、换煤气。像这些活做子女的要负起责任,使老人能真正安享晚年。
现在的老人很苦。有的老太太跟我叫苦,说自己要照顾三代人。要照顾公婆,要照顾老伴,要照顾子女,搞不好还要照顾孙子外孙。我们时时刻刻要感念父母的恩德,时时刻刻想到老太太的重要性。
我时常跟弟子讲,老太太们到这里休息几天来念佛来听法,应该非常欢迎她们。因为她们在家里有非常重的家务劳动,来一趟不容易。老太太在家里的责任很大,她做三代人或四代人的保姆,实际上也是三代人或四代人的主心骨。
不管是自己的父母也好,老伴也好,孙子也好,谁有病她都想着,谁没衣服她也想着,谁没吃饱她也想着,谁没有零花钱她也想着,什么时候给小孙子买冰棍她也想着……所以,这些老太太非常了不起。我们这个社会没有这些老太太,不知道会乱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呢?她能够把儿子、孙子好好管教起来。
三者所欲则奉。父母需要的东西你给他,父母不需要的东西你就不要给他。如果你的父母吃素,你非要买鱼买肉给他,他不要,那就不是“所欲则奉”了。你父母是信佛的人,你走到哪里给他请一本经书、请一尊佛像,回去以后你的父母很高兴,走到哪里都说,这是我儿子在五台山给我请的,这是我女儿在普陀山给我请的。
经常有老太太走到我这里,见了我的面,就把她的手串、经书给我看,表扬她的家人,这就是所欲则奉。也有的说,我在家吃素,我的儿子非要把肉放在饭底下,上面是饭,下面是肉,吃着吃着就吃出肉来了。这就不是孝顺父母。百孝不如一顺,孝要建立在顺上。
四者自恣不违。父母对你有所教育,你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教导,或者说父母嘱咐你做什么事,一定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完成、去落实。
五者所有私物尽以奉上。要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了,假使家里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媳妇还好说,如果说家里有三兄弟,我给了,他还没给呢。所有私物都奉献给父母,父母也应一碗水端平,不要对哪个儿子有偏心。否则的话,大儿子把东西给你了,你都给小儿子了,那小儿子倒高兴了,大儿子就不满意了,所以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所有私物都给父母,在这个时代只是个要求,坦白地说不容易落实。现在的社会很复杂,人际关系很复杂,应该有这个要求、这个愿望。你不能做到这一点,至少也要让父母知道你有多少家当。这才是孝子的标准。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