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菩提大道上,岁月的车轮慢慢地转动

2022-09-13 00:0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我师父的那个年代,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是处在一个动荡的时期,但是我们回顾师父的一生,看到他老人家却是那样的平平静静、平平凡凡。无论他走到哪里,不仅能兴寺院,令僧众安和,还能令众生生信,把佛教文化潜移默化地普及于世,这是一种大威德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诗说“随风潜入夜”,春风虽悄无声息,却默默地使冰雪融化,使山岗变绿了。回过头去看,他这种平凡实际上就是最大的不平凡。

 

佛教本身就是这样安安静静的,这样有序的,一天又一天,年复一年。虚云老和尚讲:“一天犹如百年”,人间的百年对于修行人来讲,就像一天一样;我师父也说“我们出家人,一日会过,天天会过”,修行人晨钟暮鼓,一天过得好,天天都会过得好。

 

在菩提大道上,岁月的车轮就是那么简单而重复地慢慢转动着。所以,这种宁静里面自有惊雷,平凡当中自有伟大。一般人会不耐其烦,认为人生怎么能这样平凡地过呢?总是期盼充满着精彩,殊不知道,这是凡夫的狂心不歇啊。狂心歇下来,就会发现岁月静好,收获着白天夜晚,收获着春夏秋冬,生命的厚重就是这样长养出来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教的存在,对于有缘的人来说,法喜禅悦深入身心;对于缘分还没成熟的来说,佛教就像不存在一样。

 

但是,佛教依然在这个世界上,静悄悄地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默默地等待着因缘未成熟的人——


当你想要觉醒的时候,

我给你答案;

当你想要成长的时候,

我已为你铺好脚下的路;

当你想要回家的时候,

我早已为你造好了港湾,

等待着你;

当你想要流浪的时候,

无数次地内卷、伤痛之后,

你想躺平了,我会给你一张床。

 

这就是佛教平凡又伟大的存在。甚至,佛陀时代,人寿百岁,但是佛陀到了八十岁就提前离开了这个世间,来警示我们;同时,把自己生命当中百分之二十的福报,留给有缘的众生,来感化我们。

 

每一尊佛降临到人间都是这样的,不单单不奇特,而且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合情合理地从各种角度来感化我们。为了悲悯我们众生,佛陀还叫宾头卢尊者不能入灭,要常在人间,做众生福田;十六尊者也没有入灭,还在我们这个世界,默默地守护着、度化着不同的众生,令这个文明不中断,能够造福一代又一代的人。

 

佛法里面的这些僧宝们,不论是在山中默默无闻苦修的,还是在人世间弘法利生的,都是一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不管是早早地成熟了众生缘离开人间的,还是寿命很长却不为人所知、默默地守护着这个人间的。对于佛法来说,这都不要紧,这是不定法。


《金刚经》里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还要无寿者相,佛法也并没有因为佛陀涅槃了就灭了。佛法是什么寿命?是真理的寿命。永恒的真理,会以另一种生命形式存在于人间。所以,佛法可以用语言来宣扬,也可以用行为来弘扬,所谓的“语默动静体安然”,语、默、动、静都可以用来弘扬大道。






END




图片
图片

天地降人才,会选择怎样的家庭?

图片

因为佛,我来这里了,你也来这里了

图片

“荣耀众德”,让人性之光温暖彼此

图片

佛教修行的目的

图片

佛弟子的根本学处

图片

古刹四时|这里,有你的故事吗?

图片

甘露醍醐 | 善知识是大因缘

图片

希望我不要给佛教抹黑

图片

佛的三十二相,每一相都是福

图片

慈悲之语〡读诵此咒,可消除罪业,往生极乐净土

图片

珍惜有暇的此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金刚葫芦娃》系列短片 | 正气从哪里来?
· 寻一份难得的清净
· 《善生经》中的亲子之道(一)|作为子女,你是否懂得如何侍奉孝敬父母?
· 修福修慧,离不开善知识的引领
· 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 竹窗下,莲池大师写了啥?| 第九篇:两位祖师开悟,因缘都从这来
· 在月光中超越心光
· 令所有魔众皈依三宝丨金刚手菩萨传(十)
· 佛菩萨与众生之间的“中转站”
· 【虚云老和尚】三业之中,意业极重
· 善行必结善果,恶行必结恶果(2) ||《地藏菩萨传》(第36回)
· 笙歌共消月明中
· 看到贪图享受的人,如何发愿?——日诵净行品80愿
· 菩萨的情怀
· 怎样让有缘众生离苦得乐?
· 他是名符其实的大势至 | 金刚手菩萨传(九)
· 菩提心如月,升起于东山之顶
·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月光三昧 普照乾坤
·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 中秋快乐,愿你我找到自性之光
· 祝天下老师教师节快乐!感恩您将光明照进了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