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佛陀升天为妈妈说的法,佛陀以升天跟妈妈之间这样的一个见面,来度化所有轮回中的母亲、所有法界中的众生。
无始时以来,轮回中的众生互为父母眷属,同时又在轮回路上互相残害,甚至吞啖、劫杀。这样一个世界,非常地不堪和痛苦,所以佛陀升天跟妈妈见面,就是讨论怎么救助这个轮回的世界、轮回的众生。
当佛证得清净法身的时候,法身遍一切处,作为佛的层面,祂是光明清净的;对于迷惑众生而言,在这同体上,又分出了佛的光明和众生的痴暗;分出了佛的解脱威德自在,和迷惑众生的颠倒、缠缚以及种种罪恶带来的痛苦果报。
虽然三千多年过去了,但这个特点没有丝毫的改变,所以也有祖师赞叹,月可热,日可冷,但佛陀所说的道理、对这世间的总结不会错的。每一个时代有福报的人,只要听到佛陀的真理之声,能反思,能决定改变,能配合佛走解脱之道,就可以从这苦难里脱离出来。
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象驾峥嵘慢进途,谁见螳螂能拒辙。
——永嘉禅师《证道歌》
现在佛教的智慧还在全世界传播着,佛法对我们依然有效,只要我们能听闻到佛法,就可以认识到生命的真相,从而走上解脱之路,离苦得乐;而且佛教还有僧团,还有寺院,祂不仅是文化、是信仰,祂也可以是生活方式,甚至我们可以终其一生以佛教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这在人类里也是非常奇特的。
哪怕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可以克服物理空间的障碍,依然没有办法解决人生很多重要的问题。爱因斯坦说,“科学的发展会逐步证明佛教是正确的”,现在确实正在逐步地证明着。
以佛的视角看,世间的一切,哪怕生老病死都是佛法。没有信仰文化的熏陶,没有信仰的行为准则,这本身就是人的苦报,是五浊恶世的一种苦、一种浊。
我师父悟公上人经常说,修行人要“生无灾难病苦,死往极乐净土”,这是我们要通过修行来确保自己的。
除了我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需要积累资粮,我们还要不停地回向资粮,确保不仅在三恶道没有我们的身影,就是人间的苦难之处,也没有我们的身影。
同时,当我们佛弟子面对病苦的时候,内心真正要皈依的是什么?除了要感恩、接受医药的助缘,最主要的皈依处还是三宝。以法养人,以道养道。
首先,戒的功德。戒律清净一年、三年、十年下来,功德是不得了的;其次,定的功德。能入到甚深的禅定了,就能够与天地同体、与浩然之气连接,五脏六腑就能瞬间修复。
所以,每天要很用功地与三宝相应,努力地得法受用,禅定要得定,持戒要清净,修慧要甚深。如果有了甚深的慧观、慧见,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这个观照的般若之力,本身就是具有修复功能的——遇寒则热,遇热则凉。在冷的地方是般若火,在热的地方就是无上清凉。
药师法门为什么由文殊菩萨来启问呢?因为般若的体性,才具有修复的功能。讲到底了,诸佛能救助众生拔苦予乐的,就是般若的功德力。
我们如果得般若功德力,不单单自己能得修复,跟我们有缘的众生都能得到修复。所以我们要能现前佛法受用,同时也要修一点功德回向众生。
不管自己还是他人,都提醒着我们要皈依三宝、修持佛法,要让生命在佛法里受益。你一个人受益,跟你有缘的众生都能受益。
大家能够到佛门朝圣,在欢喜心、在法喜心中做做义工,乃至添砖加瓦,这都是无量功德的事情,已经不是世间的价值可以衡量的了,而是关系到我们解脱的资粮。
所以,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最究竟的方法还是皈依三宝,好好修行,还要发菩提心,广度众生。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