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无奇的生活,修行人为什么乐在其中?

2022-09-16 00: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平凡中,自有伟大




Greatness Is Naturally within the Ordinary



有时候个人、家庭和周围的大环境都是变化无常的,但是在我师父面前,十年平平静静,二十、三十年平平静静,这个是他的威德、福德力。师父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够兴寺院,发展、安和僧众。实际上他的平静是一种不平静,一切都在随着师父的功德力而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日复一日,最终成就一方安好。师父的这种平凡,就是不平凡。


图片


在念佛声中,来到寺院的每个信众都是那么安心、放心。佛教本身就是这样安安静静、有序地日复一日,就是那么简单而重复,在菩提大道上,车轮就这样慢慢地转动着。一般人不耐其烦啊,会觉得人生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能不精彩呢?这就是人的狂心不歇。狂心歇下来,岁月静好,收获着白天夜晚,收获着春夏秋冬。


世间人大多为衣食、生存而劳苦奔波,我们一踏进佛门,似乎这些就不用发愁了。每天排队吃饭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过去为了这个饭,买、洗、煮,弄老半天,吃了上顿想下顿,在这里要想吗?吃了上顿,下一顿就又准备好了。


图片


虚云老和尚讲得很好,他说我们过百年就像过一天一样的,百年犹如一天。这意思不是说 “天上一天,人间百年”,而是说对于修行人来说,人间的百年就像一天一样。我师父说过“一日会过,天天会过”,一天过得好,晨钟暮鼓,天天就这么过。这种生活貌似很宁静,但实际上里面自有惊雷;好像很平凡,但自有伟大。


这是很神奇的,不这样去长养长养,生命不会厚重的。我去亲近师父的时候,师父七十岁,到他八十五岁的时候,他的境界还在成长,每年的相貌也在变。所以修行人这种生命是非常有意义的。 



图片




♬..♩~ ♫. ♪
♫. ♪ ~ ♬..♩
图片

默默地守护

Quietly Keeping Watch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更

图片


对于有缘的人,佛教的存在、佛教的喜悦深入他的身心;对于缘分还没成熟的人,佛教等于不存在一样。佛教就这样静悄悄地在这个世界,帮助着需要它帮助的人。因缘没有成熟的人,佛教默默地不去打扰。


几千年来佛教就是:想觉醒,给你答案;想成长,给你大路;想回家,给你港湾;想轮回,等你回头——轮回的路是走不完的。想轮回,就是无数次地“内卷”、伤痛;想回头,佛马上给你指明方向,让你离苦得乐。这种伟大,是“此处无声胜有声”,是于平地起惊雷,这就是佛法平凡而又伟大的存在。

 

图片


在人寿百岁的时候,佛陀示现八十岁涅槃,把剩下百分之二十的福报留给了有缘的众生,用自己的提前离去来警示我们。每一尊佛降临到人间都是这样,祂一点不奇特,不单单不奇特,而且合情合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各种角度来感动、教化、感化我们。

 

为了悲悯我们众生,佛陀还叫宾头卢尊者不入灭,常在人间,做众生福田。十六尊者各“承包”一处。为什么要供养十六阿罗汉啊?这十六罗汉在我们这个世界,度不同的众生,他们都没有入灭,全部在世间,默默地守护着我们,令佛教的文明不中断,造福一代又一代的人。

 

《金刚经》里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法没有因为佛陀只活到八十岁就消失了。佛法是真理,永恒的真理留在了人间,佛陀的生命正在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人间。佛法是很神奇的,佛法里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有,不仅可以用语言来宣扬,也可以用行为来弘扬,语、默、动、静都可以弘扬大道。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公众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制造因缘
· 为什么佛弟子要经常亲近道场?
· 【茶香慧日寺】:道在何方
· 《善生经》中的亲子之道(二)|作为父母,如何处理好与子女之间的责任和义务?
· 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 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〡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的光辉一生
· 今生不离苦,更待何时?
· 《清凉山志》文殊菩萨显应篇(六)
· 不明白,但也能解脱,为什么?
· 《金刚葫芦娃》防疫动画系列小视频丨正气是从大道中来
· 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 蕅益大师:一念之间
· 积极面对病苦,还能积累解脱资粮
· 修行人是孤独的?No ,他们的快乐你不懂
· 回向功德的重要性
· 丛林,人间最美的阿兰若
· 修行要趁早
·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五)|比丘为因,罗汉为果
· 有根之树  枝繁叶茂-
· 中秋圆满|五台玉露金色界,古今天涯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