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志》文殊菩萨显应篇(六)

2022-09-15 00:0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华严经·诸菩萨住处品》



“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间有山号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携一万菩萨长居于此教化众生。文殊菩萨常常应不同众生的机,化现不同的身相,演说相应的法门。



图片



神英入法华寺传


向上滑动阅览


唐神英, 沧州韩氏子, 丱岁得度, 操越松筠, 志夺金石。及壮, 依南岳神会大师, 咨出世道。久之, 一日谓英曰:“汝缘在北, 清凉圣地, 好建法幢, 勿滞此也。”英承诲北游, 开元四年至台山, 憩华严寺。一日斋后, 独游西林, 披云深入, 忽睹一寺, 额曰“法华院”。英既入巡礼。中有多宝佛塔一座, 珠玉为饰, 缥缈入云, 龛室铃幢, 不可称数, 光明四达, 烧诸天香。后有仁王殿, 黄金为瓦, 琉璃为壁, 栋梁椽柱, 悉是异宝。中设文殊形像, 目发绀青身紫金色。其诸法堂僧舍, 窈窕深邃, 莫能遍探。僧仪光伟, 各默不语。英念欲依清众修行, 未知可否, 叩问执事。执事可之, 曰:“汝有衣钵, 可即持来。”英回取衣钵, 复寻其寺, 了无所见, 唯林木焉。英悲叹发愿, 誓终于此, 遂于其处, 建法华院。今则破瓦颓垣, 无复存者矣。


——节选自《四大名山志·清凉山志》 印光大师修订






图片



[译文]


唐朝神英, 沧州韩氏子, 少年时得度为沙弥, 情操超过松竹, 心志坚如金石。年轻时, 依从南岳神会大师, 学习出世道。好几年后, 有一天神会对神英说:“你的缘法在北面, 清凉山圣地, 是你树起佛法旗帜的地方, 不要停滞在这里。”神英听从教诲到北方, 唐玄宗开元四年到台山, 住在华严寺。一天斋饭后, 独自游西林, 穿过云雾深入山中, 忽然看到一所寺院, 匾额上写着“法华院”。神英进入寺院巡礼。看到院中有多宝佛塔一座, 珠宝玉石装饰, 缥缈入云, 佛龛住室风铃宝幢, 不可胜数, 光明照耀四方, 烧的是诸天之香。后面有仁王殿, 黄金做瓦, 琉璃做壁, 栋梁椽柱, 都是异宝。殿中设有文殊形像, 眼睛头发天青颜色身体紫金颜色。法堂僧舍, 弯曲深邃, 不能一一走到。僧人形貌光明高大, 各自沉默不语。神英心想依清众修行, 不知行不行, 叩问管事的。管事的允许后说:“你有衣钵, 应该拿来。”神英返回去取上衣钵, 又寻找法华院, 什么也没找见, 只有森林树木。神英悲叹发愿, 誓终于此, 就在那个地方, 修建法华院。神英当年修建的法华院, 现在已经是破瓦颓垣, 不复存在了。


图片



李长者见圣授道传


向上滑动阅览


唐长者李通玄, 尝游五台, 于善住院逢异僧, 授以《华严》大旨。将晚, 僧取别。长者曰:“天色既暮, 师欲何适?”僧指北峰顶, 其行飘然, 若御风, 长者追之不及。至夜, 望峰顶, 火光亘天, 询寺主, 主以为野烧。长者念异僧适彼, 此必神光, 非火也。即曳杖而登, 无敢随者。至顶, 见火更炽, 周方里许, 视其中, 树紫金幢, 见先异僧坐其下, 帝冠者, 数百围绕, 梵音雄朗, 其语难解。长者心念, 设我投中, 得觐圣者, 烧身无憾。即踊身投入, 顿觉清凉, 法喜无量。方趋前作礼, 奄然忽空。长者即于是处, 一坐三日, 而后下山。至西谷口, 见数童子, 眼光外射, 天衣飘飘, 乘风而过。长者稽首, 童子曰:“畴昔之夜, 投身于吾师光中者, 非子耶?”长者曰:“然。”即问曰:“仁者师为谁耶?”童子曰:“吾师妙德耳。”长者欲挽衣随之。童子曰:“汝宿愿弘经, 何得忘却?”言已, 杳然飞去。长者自念大士授旨, 欲造论, 释大经。见此地太寒, 遂南徙盂阳之方山, 凿岩为龛居之, 造论。柏叶和枣作饼如钱, 日食七枚, 时称枣柏大士。口出光以代烛, 尝感猛虎驮经, 仙童汲水。论成四十卷, 及《决疑论》并行于世。开元二十八年春, 于方山石室, 禅寂而化。


——节选自《四大名山志·清凉山志》 印光大师修订






图片



[译文]


唐朝长者李通玄, 曾经游过五台山, 在善住院碰到一个异僧, 传授他《华严经》大旨。天快黑时, 异僧告别。长者说:“天色已晚, 师父要到哪里去?”异僧指指北台顶, 行走飘飘然, 好像驾着风, 长者追赶不上。到夜间, 望见台顶上火光冲天, 向寺主询问, 寺主认为是野火。长者想到异僧到了那里, 这必然是神光, 不是野火。就拖着手杖登台顶, 没有人敢跟随他。到台顶后, 看到火光更加炽烈, 方圆一里左右, 看火光中间, 只见立着紫金伞幢, 先前那个异僧坐在伞幢下, 有数百个戴皇帝冠冕的围绕着他, 梵音雄朗, 听不懂说些什么。长者心想, 如果我投身其中, 能见上圣人, 烧死也不遗憾。随即踊身跳了进去, 顿时感觉身心清凉, 法喜无量。刚走上去行礼, 忽然里边空无所有。长者就在那个地方, 一坐三天, 然后下山。走到西谷口, 只见好几个童子, 眼中放光, 天衣飘飘, 乘风而过。长者稽首行礼, 童子说:“那天夜里, 投身在我师父火光中的, 不就是你吗?”李长者说:“是的。”随即问说:“仁者的师父是谁?”童子说:“我师父是文殊菩萨。”长者想拉着衣服跟着走。童子说:“你过去世的誓言是弘扬佛经, 怎么能忘了?”说完话, 杳然飞走了。长者想起文殊菩萨传授的华严大旨, 决心撰造经论, 解释大经。见这里天气太寒冷, 于是向南走到盂阳县的方山, 在山岩上打洞住下来, 撰写经论。用柏树叶和枣做了像铜钱一样大的饼, 每天吃七枚, 当时人称他枣柏大士。他嘴里放出光来代替蜡烛, 曾经感应猛虎给他驮经, 仙童为他打水。经论写成后有四十卷, 和他的《决疑论》并行于世。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春天, 在方山石室禅寂中逝世。

 

月印千江,示有感必通之旨;日明万国, 吐无微不烛之光。菩萨的大悲显现,意在利益众生。愿您悟文殊五智,感无上加持。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金刚葫芦娃》防疫动画系列小视频丨正气是从大道中来
· 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 蕅益大师:一念之间
· 积极面对病苦,还能积累解脱资粮
· 修行人是孤独的?No ,他们的快乐你不懂
· 回向功德的重要性
· 丛林,人间最美的阿兰若
· 修行要趁早
·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五)|比丘为因,罗汉为果
· 有根之树  枝繁叶茂-
· 中秋圆满|五台玉露金色界,古今天涯共婵娟
· 在菩提大道上,岁月的车轮慢慢地转动
· 佛弟子常常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 《金刚葫芦娃》系列短片 | 正气从哪里来?
· 寻一份难得的清净
· 《善生经》中的亲子之道(一)|作为子女,你是否懂得如何侍奉孝敬父母?
· 修福修慧,离不开善知识的引领
· 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 竹窗下,莲池大师写了啥?| 第九篇:两位祖师开悟,因缘都从这来
· 在月光中超越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