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 老子《道德经》
译文: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老子的这个智慧不得了!我们知道五浊恶世苦难无常,就守住三宝,守住极乐净土。
世间是苦难的,世间人是无常的;我们在这里像极乐世界、净土一样,要防止我们的心有漏,所以要“知其荣,守其辱”。桃花缤纷,春色满园,但是一场雨就会随风飘零,下成桃花雨。美景不长久,要珍爱它,同时不贪恋它,更不糟蹋它。念的是无量光,但要知道这是一个无常的世界。
世间的轮回对修行人来说是解脱之因。面对世间的轮回、我们自己的苦难,如果能长养出一个出离心,这也是佛子的功德。在座的各位虽然比世间的人还要忙,但是这是为三宝忙,为自己的修行忙。世间法是迷失,我们是越忙越清醒。
人的痛苦是一样的,本性也一样,都好逸恶劳。但有一种人是以忙碌为快乐,这种勤劳的人,没事干就发慌,就觉得特别难受,只要有事干就特别开心,哼着小调,乐在其中。我们在这里奔波、劳作,要思考为什么在这里,一思考,就是我们修行的增上缘了。所以在这里的,每天都是福慧的资粮往上增长。
器是什么?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道德经》
译文:
知道了事物荣耀的一面,却守着其卑陋的一面,这就成了万物归总的低洼之处;成了万物归总的低洼之处,永恒的德就充分了,从而恢复到质朴的道的状态。质朴的道分散、具化为万物,圣人体道用道,进而为人君。(人君学道之自然)大治无治。
这个器是什么?器就是福德,福德聚拢来成为有形东西的时候,就是法器。福德看不见摸不到,一个人有厚德,就能成器,然后载物。如果一个人可以领导大家,则为官长。官长就要劳心,用他的心智去服务大家。劳心的人,必须要成器,能载万物。他知道阴阳之道,知道“知其荣,守其辱“,就会长养在一种不败的状态里。
像老子这样的智慧,再过多少年也是有用的。我们有智慧,就会知道他给出的东西,这是规律性的。天地大道不会过时,只要人类还有文明,人还需要成长,就需要这个。有了这样的文化和修养,就是满满的智慧、满满的道、满满的德、满满的慈悲,天地充满了圣贤之气,人人具有慈悲情怀。这个地球就是美丽的,人生一世,就大有修行可为。
一个生命,从游离的状态,到契合于天地大道——天生生不息,地厚德载物,体解了天地之道,就是“为而无为,无为而为”。这个生命就特别有意义,动静皆有意义。
《道德经》是老子慈悲才写出来的,尹喜再三地求他,才留下了这五千言。小孩子背这个,多厉害,不管理解不理解,它本身是正能量,不懂也是阳性的。懂,就像插头插到插座里一样,马上生命能量就有了。
所以中华民族的这种智慧,作为中国人,就不能够缺乏。道是一种标准,失去了这种标准,就千奇百怪,什么人都有;有道的准则之后,就都会回归到一个共同的准则上去,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这个。
什么是永远的?道德是永远的。我们的肉体是无常的,但是要能驾驭道德的翅膀,我们的生命就死而不亡,这就是古人说的“寿”。人如果不知道道德,就太肤浅了,这个比动物、比野兽还可怕。这种危机就会笼罩着我们这个地球,这不仅是中国的危机,也是整个人类的危机。
忘掉了祖先的古老文明,就会越来越物化;科技越发达,一台电脑,一个智能手机,就能让人忘乎所以、醉生梦死,甚至尘归尘土归土。圣贤的胸怀怎么来长养子孙啊,子孙已经被一台智能手机给干掉了。我们虽然学佛了,但是想一想,是皈依三宝的动力大,还是皈依手机的动力大?
现在中国人到国外,首先不能适应的就是到处都土土的。我也想了很长时间,一个社会还保持着乡土气息,是人类多奢侈的东西啊。今年我们在五台山感受到野桃花,我们的生命又回归到这个山里,跟春天的节气同一个节奏了。
我们要追随节气的步伐,把生命链接到天地宇宙、四季、二十四节气。细心地留意每一个节气——三候五运六气,每一个节气有什么相,自然反映是什么,效仿古人的细致观察,我们住在山里慢慢地觉得越来越入心了,这就是我们的回归。我们又站回大地了,这些最普通的、带着土腥味的恰恰是生命中最富贵、最宝贵的。
中国人说士农工商,我一直想为什么农排在那么高的位置?第一个是士,士是开智慧的人,具有圣贤胸怀的人。观音菩萨叫观音大士。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我们都要做有士的这种节操的人。像我们志同道合,不需要有血缘关系,也不需要利益的链接,就会团结在一起。所以佛弟子在家的叫居士,出家的叫乞士,都带一个士。下面就是农,但现在社会不太重视这个,人们比较重视工、商。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平等的,都是头上三尺有神灵的,都是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的。不要以为有权力或者金钱才能获得天地的长养,当找回了生命的真正面目,就找到自己的立根之处了。能体解大道、深入经藏了……不要说地球的文明,整个贤劫千佛的文明都可以在一粒尘埃之中。
现在这个时代还有福报,佛教还昌隆,佛教可以作为普世的文化给大家分享。人类如果走到低谷,整体福报就没有了,但这种智慧、这种文明肯定还是会传承,只不过是进入地下,有福报的人得到。现在呢,谁都可以得到。
所以我们一代一代的人,都要从我们老祖先那里去继承这个遗产,去学会人天相应、人天合一之道,从地球文明升华融入宇宙文明。
——三参法师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