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月
·
赏
花
季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肆
月
拉开春天的序幕
这两天很神奇,我天天看着屋外的树,看着它从冬天的干枝到慢慢长出嫩芽。前天芽都未见,但是昨天一看,红红的种子都长出来了。一夜之间,花草树木都舒枝展芽,拉开了春天的序幕。
/////////
前几天恍然之间看到山坡上粉红色野桃花。昨天看,粉红色的花蕊却变成白色了。我们今年才发现对面山坡上的野桃花很美,以前没注意过,今年一看漫山遍野都是绽放的桃花。
这个景色,一眨眼就过去了。天地日月,花草树木,很有意思,这里面就有自然智、无师智,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真的很神奇。
/////////
后面一些杨树也已经抽芽了,昨天看、今天看,完全就不同了。
我们每个人很难觉察,我们的生活里有这么多美景。在五台山住了这么多年了,今年第一次发现了这个时节因缘会有满山桃花尽收眼底,实际上每年有。我们的心就如我们的行色一样,总是匆匆的。我们的心浮,满眼的春光有时候却看不见。倘若再生一点小烦恼,嘴再撅着,就更加什么也看不见,“什么春天,跟我没关系”。
当我们业障越少了,烦恼也少了,然后忽然之间发现,满山的花千丛万丛,多到连蜜蜂都忙不过来……
所以一个地方要多住。我师父以前经常跟我讲:"一个人住在哪儿要久住。"因为“久住就会有缘。”他说:"我住国清寺十年,住哪儿十年、在哪儿十年……“都是有很久的,都至少十年为期。
The Flowering Season
肆
月
敬畏天地大道
我们住在五台山,就这几年下来也觉得不够用。我们每天好好欣赏,我们的摄像师也把这些美景记录下来,供佛及僧。
/////////
这里一花一草,一沙一石我都不敢轻慢……五台山的溪水边,在阳光的照耀下,青石泛着绿莹莹的光。这个石头看着很普通,但是捡起来去刻一尊佛像,它就有很大的加持力。如果用这个青石刻一尊文殊菩萨,那就是不得了的。就连这里的石头我都觉得太宝贵了。五台山的沙棘、金莲花,各种各样的都是加持品,对人间来说都可以做药的。
经典里说千叶宝莲,一莲叶上都有化身释迦佛,千花台上还有毗卢遮那佛。在五台山一棵桃树能长那么大,可能都要数百年时间。每一个遒劲的枝上长出粉红色的花蕾,馨香四溢,满山盛放的美景。
春天里每一天都像比赛一样,真的一眨眼就又是一番景象。到了夏天,我们也慢慢地细细地品味五台山的夏天。再到了秋天,顷刻间就是山色斑斓了,倏地桦树变金色了,还没来得及欣赏,树叶就从枝头飘零了……冬天下的每一场的雪也都不同,尤其靠近春天的时候,雪降到地面也会很快融化,但是它的形状很特别,冰晶是六瓣的,雪绒花的形状很明显。
✦
SNOW&FALLING LEAVES
时间和生命从悲观的、凡夫众生的角度来看是无常,稍纵即逝。但是如果我们身心清净的时候,它就由无常就变成了一种生机,千变万化,无边庄严。
同样一个景色,当你内心光明去看,它就是美的;内心没有光明去看,就是悲观的、萧条的。
The Flowering Season
肆
月
留意节气更迭
我们今年在五台山总算领略到野桃花的风光了,让我们的生命又一次回归到山里了,又跟节气同一节奏了。一个社会还能够保持着这种乡土气息,这是现在人类多么奢侈的东西。
至少我们要追随节气的步伐,把生命链接到天地宇宙,去细心地留意四季变换、二十四节气的更迭。
(注:中国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当我们这样效仿古人细致的观察时,就会慢慢地觉得越来越入心了。这就是一种回归,我们又站在大地上了。这些最普通、带着土腥味的东西,恰恰是生命最宝贵之处。
中国人说“士农工商”,第一位是士,士是开智慧的人,是具有圣贤胸怀的人,是懂得天地大道的人。“士为知己者死”,要做具有士的这种节操的人。所以在家佛弟子叫居士,出家人叫乞士,都带有一个“士”。第二位就是“农”,农是懂得敬畏天地大道的人。
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立的,都是平等的,都是头上三尺有神灵的,都是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的,并不需要权力或者金钱才能获得天地的长养。
当我们找回了生命的本来面目,就找到了自己的立根之处,就能体解大道了,就能深入经藏了。到时候,不仅地球的文明,乃至贤劫千佛的文明,都可以在你的一粒尘埃之中。
现在这个时代还是有福报的,佛教还是昌隆的,佛教可以作为普世的文化分享给大家,谁都可以得到。人类如果走到低谷,整体福报没有了,这种智慧、这种文明肯定还是在传承着,只不过是进入地下。那个时候,要有福报的人才能得到了。
——三参法师
The Flowering Season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