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以上图片观看精彩视频
(时长:50:20分钟)
《天台宗纲要》学记第六十六课
天台宗特别强调
五悔法门:
忏悔、劝请
随喜、回向
发愿,特别是忏悔
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忏悔有对首忏、作法忏、实相忏。对首忏可以灭现在已造的罪,作法忏可以灭过去世所造的罪,实相忏可以灭无始以来的根本罪堕。
出家人半月半月说戒,实际上就是对首忏。包括我们刚才有读错的地方,向大众忏悔,念错的罪就消掉了,这也叫对首忏。以大众为对境,以僧宝为对境,这是忏罪非常好的一个方便。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忏悔,最后都是得清净,只不过清净的大小不同。
像金刚萨埵百字明,既属于作法忏,也属于实相忏,又因为金刚萨埵的身,也可以作为对首忏。有这个皈依境,可以净化我们别解脱戒、菩萨戒、三昧耶戒的所有过患,乃至无量劫来所做的罪业,都可以净化。
Repent
当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后,还要转众生的根本无明为法界体性智。从圆教的角度看,众生无明就是法界体性,在法性上看不动不摇。
我们放生的时候说:“无明无性,本是诸佛不动之体。”这就是从圆教的角度讲的。无明无性,实际上是说法性身。
为什么从圆教看众生皆可度?实际上这跟本觉、跟理即佛是比较像的。本觉要不要证?本觉不需要证,本觉就是俱足的,在理上,这本觉就叫理即佛。
从法身的角度来说,法身遍一切处,也遍众生处。法身从理上是周遍的。
法身德实际上称为性德,般若德和解脱德是修德。“破无明、证法身”这属于修德,是需要去修证的。但是法界体性智、法性身,这是要去悟的,这正是众生得度的主要的缘。
所以说众生可不可以度?可以度。因为众生都有这个基因——诸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的,在众生分上不减,只是众生迷而不觉。虽然迷而不觉,但是无明的本性就是法界体性。
所以“无明无性”,无明并不是实有法,只不过缺觉照而已。觉悟了,就是“妙”;不觉悟,那就是轮回法,甚至苦-逼迫性、集-感召性,都从这里来。所以无明起惑业,惑业感恶报。
那无明能不能破?能破。破需要大因缘。什么是大因缘?善知识者是大因缘。
出家人剃度的时候,要念三皈依:
皈依佛,得菩提,道心常不退。
皈依法,萨般若,得大总持门。
皈依僧,息争论,同入和合海。
“皈依佛,得菩提”是因为什么?因为道心常不退。道心不退靠什么?“皈依法,萨般若,得大总持门。”总持就是于一法中具一切法。“皈依僧,息争论,同入和合海。”出家人戒律里就有“同一师学,如水乳合”。这个出家时念的三皈依,其实就像修行的窍诀。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