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修行的自信

2022-03-13 21:30:00 发布: 人气:11
图片




听经闻法


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各个时代开演经论都有着不同的形式。好比现在佛法可以做成动漫,也可以拍成电影,在古代,佛法能画成壁画,叫变相图。


佛法在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就是隋唐了。一个时代的鼎盛跟佛法的通俗化是相连接的,佛法阐述得越通俗易懂,社会越普及,这个时代整体的能量场就会非常大。


因为众生心的无明是一种低级的能量,在智者们的智慧光熏染下,无明慢慢地去除之后,就能显发出本觉的心光。当这种智慧的心光越来越彰显的时候,众生的生命力就不一样了,精神世界就能从低能量提升到高能量的状态;当每一个众生的精神世界都充满这种高能量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具备蓬勃发展的基础了。


有一种讲经的方法叫俗讲,法师讲得通俗易懂,好像现在去咖啡馆、电影院一样,大家平常就会聚到一个地方听闻佛法。在唐朝的时候,就有这种讲经的方式,长安街晚上是有分区域性宵禁的,就像我们现在隔离一样,这些街里都有寺院,法师们就会在各自的区域里跟大家讲经说法,大家每天都会去听。










图片
图片



就像此刻一样,大家忙碌了一个白天,晚上到法堂一坐下,一天的烦恼、无明瞬间就会消失殆尽。生命热乎乎的,内外清利,特别舒服,哪怕打个瞌睡都觉得“我的阳气又回来了。”


虽然每个人的无明很重,但是佛法的觉悟是没有障碍、不分远近的,只要有缘,听到就得利益。


佛性是什么?既是觉性,也是成佛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是成佛的基因。这个基因每个生命都有的,所以我们才能学佛,甚至能出家。


出家学佛和在家学佛是不一样的。有比喻说,在家修行如火中莲花,出家修行如水中莲花。在家染缘多,出家清净缘多,当然结果会差很远。而戒定慧、善知识、清净道友,这些都是我们“始觉”中的助缘。


哪怕我们有一天“一念觉悟”,这“一念觉悟”也是我们无量劫的善缘成就的,然后再产生后面修行的量变到质变。





FORIQNGLIANG ——


图片


一念无明与一念觉悟

图片
图片



找到修行的自信


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一念觉悟”,所以就等那一念。好比吃一个大饼不饱,吃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吃饱了,就说早知道就吃第六个就好了,这是不对的。


这“一念觉悟”哪儿来的?那一念也是无始的善根积累。“一念无明”也不是说一念无明一来,就把本觉罩住了,它是无始以来跟本觉纠缠着,遮盖着。


界诠法师在讲《大乘起信论》的时候,用太阳光来比喻:太阳光在无云遮的时候是直射光,有云遮的时候叫散射光。如同染和净是同体的一样,染中有净,净中也有染,虽然散射光和直射光不一样,但是它同样来自太阳光,途径不同而已。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要抉择我们修行道路的方向。散射光也是太阳光,依着这个散射光,只要不放弃,就能超越障碍,最后破迷开悟,拨云见日,就看到直射光了。《大乘起信论》的起信,就是帮我们找回转凡成圣的自信。找到了之后,你就可以独自修行了。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佛教知识】菩萨诞生的四个条件
· 来果老和尚:对佛法真有信心的人是这样的
· 道场犹如良田 【中德双语】
· 这份免疫力升级指南,别错过!
· 梦参长老:在寺庙不要起这种心,否则福德功德都会被耗尽
· 不管学什么,都要找一个有修有证的过来人
· 不能通达妙法,首要就是忏悔
· 面对瘟疫,古人是怎么防护的?
· 老老实实才相应 | 【瑞典语罗马尼亚语】
· 植树节特辑〡种下菩提树,开出般若花
· 用虔诚的心,见内在的文殊菩萨
· 苹果,能不能说?
· 植树节 | 春风里,种下一棵菩提树
· 一切名字皆是佛名
· 道,可以言说吗?
·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 恭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圣诞日|一花开五叶,功到自然成
· 文明的奇迹 【中俄双语】
· 告诉自己,这都是假的 ... ...
· 六祖诞辰纪念 〡 一佛出世,千佛护持, 六祖一生中的几位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