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意的三支所造的罪业

2022-03-15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


课程:《天台宗纲要》第五十三集

讲解:上传下喜法师

地点:宁波慧日禅寺

时间:2018年

时长:50:02



图片


图片


《天台宗纲要》

静权大师  述


   第五十三集(三)

 

圆教

(五)六即

1. 理即

2. 名字即

3. 观行即

4. 相似即

5. 分证即

6. 究竟即









(十一)忏悔贪欲罪:占人财产之心;贪求供侍之心;贪求恭敬之心;贪求利养之心;炫耀功德,贪图名声之心,贪求天人妙欲之心,贪求权位之心。


我们自己的心是什么状态自己要照镜子的。有没有占人财产之心?有没有贪求供侍之心?有没有贪求恭敬之心?有没有贪求利养之心?有没有炫耀功德?有没有贪图名声之心?过去要忏悔,以后就是悔其莫作。忏是忏其前愆,悔是后不再作。忏、悔是两个意思。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今后在任何境缘下,都努力遮止对于财富、名声、恭敬等生起贪欲。纵遇命难不舍此誓言。

发愿:少欲知足。









藏通别圆


图片

FORIQINGLIANG






(十二)忏悔嗔恚罪:心想如何令他遭受杀缚;愿他由他缘或自身任运损耗财物;念他已作正作无义而思报复;愿他现世丧失亲属;愿他现世丧失资产;愿他现世事业失败、功名不成;愿他闻思修等善法失坏;愿他遭遇不幸而内心欢喜;愿他亲友以自缘或以他缘而衰损;愿他后世堕落恶趣。


这都是被嗔恨指使了,心里想着他现在的报或者未来的报,这也不好的。我们过去有没有这个心?比如你看到一个人的状态,知道他以后会有果报,你没有起嗔心,这个只是你的理智,像镜子一样,知道这样子的人会有怎样的果报,对他生起悲悯,这个不要紧的。这是嗔恨心的缘故还是出于悲悯心,这要做分别的,这两个不要混淆。


生嗔的也不能跟他说,哪怕是出于悲悯他的心,也不要说,别人会误会你的。可以默默地回向他,既然我们见到了,就替他忏悔业障,哪怕是别人有意无意地损害我,让我生不高兴了,也不能够以嗔心回报他。同时还要默默地去消他的恶业,要回向功德给他,令他当下的恶业消除,令他以后的果报不成熟,这样就比较如法。


所以要分清楚嗔心和悲心,这个要注意的。这种罪过,我们以前很容易犯的,别人要是违逆了你,你真是把他八代祖宗都骂过来了。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今后对一切有情下至蚂蚁蚊虫,不起损害之心,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

发愿:对一切有情生起慈悲心,行持无害行。


特别我们学了圆教的见,当我们生起一念之善、一丝之善的时候,我们都观想遍于十方,上供诸佛、下济众生。特别是嗔心的业,要把它忏悔,要把它净化了。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图片






(十三)忏悔邪见罪:谤无前后世;谤无业果,谤无三世,这都是大邪见,认为修善无功德、造恶无过患;谤无三宝;谤无净土。


谤无三宝,不信佛的人容易犯,谤无净土的只修小乘的人,他不知道有净土,这个是通信佛的人。有一个我自己接触的人,他虽然也拜我师父,但是他说佛说一切法,如小儿止啼黄叶。本来这个话也是经论里来的,但他的意思就是没有极乐世界。有很多人没有办法想象极乐世界,他以为佛教讲的极乐世界就是乌托邦,是人自己想象的,是人造的神,或者是人们自我安慰所想象出来的。


我们学佛以来,很多时候都要面对这种知见,甚至我们自己都会这样想,极乐世界在哪里?我也看不到、摸不到,到底有没有?


所以我们要告诉自己:要相信佛,佛不是方便说,佛绝对是不妄语,肯定有极乐世界。黄金铺地,连黄金都是那么高级。赤金,柔软的,脚踩上面都是柔的。七宝合成,金沙铺地,金沙铺池底,莲花杂色,绝不妄语。


你相不相信有天堂?人天有漏的福业都能产生一个天堂,那诸佛无漏的功德会没有世界吗?我们建个房子都会建,修个福都天上感应的有天宫,佛岂能没有自己的世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相信。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今后再不对三宝、业果等生邪见,今后再不对三宝、业果等生邪见,纵遇命难也不舍此誓言。

发愿:对一切有情生起业果等正见。


这还属于小乘发心,大乘发心就是对一切众生所产生的谤无三世、谤无因果、谤三宝的罪,我都替他们发露,替他们忏悔。这就是大乘发心的,至少我们自己要保持不造这个罪。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图片






第十四、忏悔具力重罪:以犯戒身受用僧物;以已施僧众比丘物,自用或转施在家者;


比如说有一个东西我是请来供养给僧众的,结果后悔了,自己拿来用了,或者把这个又转给其他人用了。毁犯尸罗而受信施,这些很多都是针对我们出家人的。缓学处而受信施,缓学处,一是对戒律不清净,二是对禅定、闻思等不精进。


道友之间相互嗔恚。除了戒定慧诸学处,还有我们的道友相互嗔恚,所以这个一定得注意,因为这个罪是很重的。越是殊胜的法,这个就越重。如果僧团里有一个这样的人,从小乘戒律来说,大家忏罪就不清净,布萨就不得清净,从更高的法来说,一个坛城里面如果有个这样的人,整个坛城做法就不成。就好像我们俗人所比喻的,说一锅稀饭被一个老鼠屎给污染掉了。


一个蚁穴就可以把整个大坝给毁掉,所以大家一定要忏悔,这个道场有没有加持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哪怕这个道场没有所谓的说法,但是这个道场大家共住特别和合,你走进去感觉都不一样,加持力都很大的。


对菩萨忿恚、厌背,或起不悦意心;轻毁菩萨,说菩萨恶称。对菩萨忿恚,这个忿恚里包括有理嗔和无理嗔。你看这个菩萨不顺眼,或者不符合你的价值观,这就叫有理嗔,有的是无来由的,我看他就不顺眼。


对父母有失敬养,违背父母合理训诫;父母责怒而生嗔、抵触;父母有过不善巧劝化;父母殁后而不超度资荐。父母责备你,甚至对你发脾气,你也恨父母;有时候虽然父母有很明显的过失,但是你劝化要很善巧的,要特别孝顺,让父母接受你的人,然后才会接受你善巧的劝化,这个善巧,甚至是在表扬父母的时候,把一个信息传达给他,让父母去感受到你对他的善意。


劝化别人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这里面要带着自己的福德,要带着自己的孝敬,去供养父母,甚至可以背后努力地修持善业,闻思教法,修殊胜的止观,以这个功德力来回向给父母,转化父母的气场,转化父母的福德。替父母忏悔、消除他的恶业,替父母修持增上福德,这种才叫善巧。


所以有的人跟我说,师父呀,我家里父母怎么样?小孩子怎么样?亲戚朋友怎么样?我说那你一个人要打好多份工,你学佛,现在就你是你家里的希望了,你好好修吧,回向功德给他们,也别指望他们信佛,你在他们面前表现出你的信仰,他们都会诽谤你的,你就秘密地修吧,这都是一种善巧。


以上罪业是否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


这个具力重罪里面,我们也是常常会犯的。过去有没有犯过这种错?都有的,像山一样,所以经典说业障“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若有体相,尽虚空亦不能纳受”。


诚心发露,忏悔并观想:今后对于三宝、菩萨、父母等具大力田,宁舍生命也不侵损、傲慢、轻毁、忿恚、厌背。


发愿:恭敬菩萨、道友对父母尽孝。


《华严经》里说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我们难测难窥他们所示现的这种境界,却起心诽谤、轻慢,所以我们发露忏悔。有这些重罪在,我们还能够起什么功德吗?我们还能有圆教的见、圆教的止观吗?就不会的,这些罪都障在那里,所以第一个就是忏悔。


我以前说,我们学佛了,很重要的三点:第一忏悔、第二超度、第三修福。所以这里面我也找到了教证。因为我们过去的邪知邪见,无量劫轮回至今,所造的业无量无边,敌须弥、深巨海、障圣道,所以我们一起发露、忏悔、发誓。











扩展学习资料



向上滑动阅览


佛告阿难 佛灭度后 佛诸弟子 若有忏悔 

恶不善业 但当诵读 大乘经典 此方等经 

是诸佛眼 诸佛因是 得俱五眼 佛三种身 

从方等生 是大法印 印涅槃海 如此海中 

能生三种 佛清净身 此三种身 人天福田 

应供中最 其有诵读 大方等典 当知此人 

俱佛功德 诸恶永灭 从佛慧生 尔时世尊 

而说偈言 若有眼根恶 业障眼不净 

但当诵大乘 思念第一义 是名忏悔眼 

尽诸不善业 耳根闻乱声 坏乱和合义 

由是起狂乱 犹如痴猿猴 但当诵大乘 

观法空无相 永尽一切恶 天耳闻十方 

鼻根著诸香 随染起诸触 如此狂惑鼻 

随染生诸尘 若诵大乘经 观法如实际 

永离诸恶业 后世不复生 舌根起五种 

恶口不善业 若欲自调顺 应勤修慈心 

思法真寂义 无诸分别相 心根如猿猴 

无有暂停时 若欲折伏者 当勤诵大乘 

念佛大觉身 力无畏所成 身为机关主 

如尘随风转 六贼游戏中 自在无挂碍 

若欲灭此恶 永离诸尘劳 常处涅槃城 

安乐心恬怕 常诵大乘经 念诸菩萨母 

无量胜方便 从思实相得 如此等六法 

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障海 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是故应至心 忏悔六情根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刘宋罽宾三藏法师曇摩蜜多译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茶香慧日寺】:自家一片闲田地
· 虚云老和尚:妄起即觉 觉即妄离
· 两种清净的人 【中泰双语】
· 有功德 更要警惕
· 一键知晓中国各时期佛像特点
· 不要在无意义的事上,过分地消耗时间和资粮
· 老和尚常说:“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 忏悔语的四支所造的罪业
· 法如贯,能把我们的无明、散乱串成一条觉悟的菩提之路
· 修得再完美也要谦卑
· 有一种肚量,叫雍容华贵
· 上了岸,还要背着船走吗?
· 愿你成为扶摇而上的大鹏
· 功德法财,这样来赚
· 圆瑛大师:念佛并无别法,只要死心二字
· 忏悔身的三支所造的罪业
· 找回修行的自信
· 【佛教知识】菩萨诞生的四个条件
· 来果老和尚:对佛法真有信心的人是这样的
· 道场犹如良田 【中德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