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在师父身边做侍者时,他老人家每天都要接待各种各样的人。一般的人见到师父后,会认为:哎呀,我见到大佛寺的方丈了,我见到高僧了。这句话在逻辑上没有问题,他见到了。但是从深浅上来说,他见到了什么?
就像有的人拥有一个出家人的微信号,他就认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微信号,他不知道,拥有出家人的一个微信号和拥有一所寺庙是一样的啊。
出家人住持三宝,微信也是住持三宝的平台,也是一座寺院。
很多人见到我们师父,不会去想师父他代表的是什么。一般要学佛很久很久,才会明白,师父是代表三界的希望啊!他就像轮回苦海里的一艘船,像茫茫黑暗中的一道亮光!
所以实修佛法,这是作为我们三宝弟子来说,怀念高僧大德的一种最实际的方法。
我们感恩从佛到祖师,到一代一代的这些高僧。他们践行佛法,证明佛法,同时也传承佛法,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在佛陀已经涅槃了将近两千九百多年后,还能遇到佛法。
佛陀的年代是人寿百岁,也就是作为佛陀活到一百岁是正常的。但佛陀八十岁就入涅槃了。关于这点佛陀解释,这是一切诸佛来到人间的规矩,要将自己寿命的一部分补贴给这个世界。
佛来人间不单不占便宜,还要贴补自己的福禄寿。一切诸佛都是这样。以后弥勒菩萨成佛时,人的寿命可以到八万四千岁,但弥勒佛同样会补贴这个世界,只活到八万岁。所以,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身上,都有佛陀贴补给我们的福禄寿。
我们师父也说过,“我活到百岁是没有问题的”。他在大佛寺当方丈的时候,有一天那里的首座和尚很兴奋地跑来跟师父说:“方丈和尚呀,我昨天做梦,梦见大殿里罗汉们在说,我们这个寺庙的方丈能活到一百岁。”
但是按照我们佛教界的规矩,师父也说,我要把我的福报贴给你们。正是因为这样,今天我们的法脉才有这样的福报。
我们弘法一二十年了,不用化缘,不用做经忏,不需要有这方面的考虑。这都是我们师父他老人家的福德加持。
就是我拿这念佛珠,也是师父鼓励的。那时候只要我不拿,师父眼睛就看过来了,意思很清楚:出家人得拿念佛珠。但实际上在师父那个年代,就算你出家了,拿个念佛珠,别人也会讽刺你的。
我也亲自面对过这些,有的人看你拿着念佛珠,就不冷不热地来一句:“老修行嘛。”这时候你心里压力很大的呀。
出家人要有拿念佛珠的勇气,要保持佛弟子的本分,念佛的人要拿着念佛的法器,就这一个,都是师父在顶着。我是在师父身边,才养成这么一个习惯,否则连这个优良传统都丢了。
但像我们这样年年弘扬师父,月月弘扬师父,天天弘扬师父,实际上压力也是很大的。
从我们的角度出发,是觉得佛教要兴盛,就要忆念佛菩萨的恩德,忆念祖师的恩德。所以不管各宗各派,祖师大德的生日、圆寂日,我们都会忆念。
佛教的诸佛菩萨和祖师,祂们的生和灭与世间人是有极大不同的。
佛菩萨、祖师的生,叫示生,灭叫示灭、示寂。祂都是表法的,是具有佛法内涵的。
所以纪念祂的生日,纪念祂的祭日,也是在学习佛法,忆念佛法,修行佛法。因为讲到本体,释迦牟尼佛是没有生灭的,于无生中示现生,于无灭中示现寂。佛陀的大觉是圆满的,没有时空的障碍。
诸佛是从无生中示生,无灭中示寂的。在这个宇宙里,我们娑婆世界属于非常低级的一种文明,我们的生命有一个天然的鸿沟,就是被生老病死障碍着。
而佛菩萨以福德和智慧来帮助我们搭起高架,令天堑变通途,从而超越生老病死。
所以对生死缺陷的超越,因为有佛菩萨和祖师大德的福德加被,也成为这个世界里最高级的话题,永恒的话题,成为我们人类文明核心的内容。
——三参法师 古文殊寺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关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