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乘?
念《法华经》很神奇,越往后越殊胜,如果是念七天的话,前三天刚刚是个开始,后面就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有加持。
这次是我们内部的一个诵经法会,外来的人不多,那相对来说业力也好一点。有时候这就是一种矛盾,我们既希望这个道场能多利益一点众生,因为每一次成熟的可能是不同的因缘。但是如果真的很多的话,又压得每个人很不舒服。
所以有时候想,什么叫大乘?这就要你抉择了,要站在利益众生的角度上思考。如果我们的难受能对众生有一点利益,那我们宁愿去忍耐,去欢喜地接受,替众生欢喜。
但是我们忍耐的极限是多少呢?因为忍耐也需要定力,也需要资粮,要靠平时来积累。不是你主观上想“我想多利益众生”,你就能承受得住。就像铁有铁的熔点,加热到一定程度它就液化了,铝的熔点就更低了。
你看在大乘经典里,圆顿法都是说成佛很快,那为什么佛陀要久劫勤苦?为什么要久劫修行?比如地球上的温度跟太阳怎么比,地球上的物体到太阳上早就气化了。宇宙里还有一些温度更是难以想象的。这就是说,你发心发得广大,跟你能承受的力量要成正比的。所谓堪忍,为什么忍还要分好几个级别?有时候真忍不了呀,对吧,不容易呀。
所以我们在这里苦修,在这里累,是有它的意义的。没有资粮,你忍耐的资格都没有。你有资粮才能忍耐,有资粮根本不会体验到地狱苦、饿鬼苦、畜生苦。
我们现在做人是因为我们有做人的福报,当这个福报不存在的时候,什么业力成熟,你就会感受什么境界。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章太炎曾到阎王殿里,做了半年笔记官,他本来还为那些苦难的众生向阎王求情,阎王说:“没有人惩罚他们呀。”他带着疑惑去看,是呀,我怎么看不到油锅?
每个人业力成熟的时候,他的业力交感所产生的苦,不是谁给他的,都是自己造的。所以每天回向一下有好处的,至少知道我们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从天上回向到人间,从人间回向到六道,过去、现在、未来,我们还能这么奢侈地回向。
厚德载物
每一个时代层的护法神也都在,因为他们是超越时空的,他们也在看着我们。他们以古人的道德,一眼看过来是看不上眼的,还在想要不要帮你们。我们努力地、努力地,能够越来越清净一点,那有可能还有一点出息。
一个古寺的兴建,里面有很多内容的。不仅是把建筑建起来,还要把佛法戒定慧的功德,真正小乘、大乘的这些教法在当下的时空呈现,与过去、未来的时空连成一片,跟往圣前贤“天涯若比邻”,超越空间、超越时间地相见,团结一体。
你说你跟众生同体,那你有本事跟祖师同体试试看,这都要修出来的。理论上是要悟到,实际上要修。如果不能跟诸佛、祖师、贤圣僧同一体性,你怎么跟众生同一体?承载不了的,如果现在你跟地狱同体就糟糕了。
所以大家要积累资粮,厚德才能载物,资粮越厚重你才能有所作为。否则自利都自利不了,自己还是一个薄地凡夫,怎么利益别人呢?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