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5日,为期一月的己亥年中普陀寺首届传授三坛大戒法会吉祥圆满。本次三坛大戒法会,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在诸山长老、戒常住及后勤人员的慈悲付出下,在护法居士的虔诚护持下,新戒菩萨们勇猛精进,法会清净和合、如法如律。
12月18日,慧日禅寺众新戒师父从中普陀寺三德堂上受三坛大戒圆满归来,礼谢师恩。
回顾过去一个月紧张而精进的求戒参学,众新戒师父感受良多。
视频:2019年慧日寺众新戒谢师
善忠师父:
在戒场学会了规矩,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很得受用,也觉得自己精进了不少,并且把这种精进带回来了,一直维持着精进的效率。
善坤师父:
这次受戒让我体会到,为什么以前修行修不好?就是因为好多地方自己犯错误都不知道。我们以后要学戒、持戒,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就有标准了。修行路上会有种种障碍,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心,要把心安住在道上,按照戒律,按照佛菩萨、善知识的教导一步步往前走,这样我们才有希望。
师父开示时说,诸佛菩萨是超越时空的,过去、未来都在,现在也在,这句话一直陪伴到我现在。观音菩萨随时都在,只要忆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在。包括我们每天从大殿到斋堂,一路念着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号,释迦牟尼佛始终都在,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加持。
善吉师父:
受完比丘戒后,我对师父以前讲的“做人要有安全带、要有红绿灯”感受更加深了。就像我们受完戒后大和尚讲,“你们是人天师范了。”但做好一个人尚且很难,做人天师就更难。所以就体会到出家人的担子是很重的,度众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自己都不懂、都没做好,怎么做老师?所以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敢说一下子就变得很好,就是按照教理,好好地守、好好地持我们所受的戒条,一步步地学习,一步步地增进。
师父对芳振大和尚等诸位大和尚及戒常住为戒子们的竭力付出赞叹不已。师父说,出家人传戒,虽然有很多内容是在家人不能看的,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文字,展现三坛大戒的殊胜庄严,让世间人知道佛门这么庄严,佛门的内容这么精深,佛门的行为准则这么细腻。这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华,三代礼乐尽在其中。佛门的戒律规矩、行为规范,是人类文明最成熟的标志。在这个时代,这堂戒是弘扬佛法最有力的一个说明,展示了佛门的风范、佛门的内涵。
戒就是佛陀,戒在就是佛陀在。这个五浊恶世,没有人为我们指明善恶,指明是非的标准。戒律就是建立是非的标准,防非止恶,让我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所以佛教拯救众生、解脱众生是有具体方法的,就像妈妈拉着孩子一样——悬的地方不能去,绕过危险的道路。戒律就是对我们的监护,不仅仅不是束缚,还是我们的安全带。
规矩是最能对治当下的心的,佛陀制定的戒律,就像高速公路两边的护栏,但当我们握着方向盘的时候,还要时时刻刻在这个状态里。所以不管是佛陀制定的戒律,还是祖师制定的规矩,都是戒法住世、我们得以受用佛法、解脱的妙用。
佛陀在世时,那些具有深厚缘分的弟子们,佛陀一句“善来比丘”,大家就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当佛陀说菩提心法的时候,弟子们当下就会发起真实的菩提心,大乘戒体就形成了。
我们现在受沙弥戒、比丘戒,甚至菩萨戒,按严格的规矩来说,是要有一个次第的。把沙弥做像了、学好了,才能受比丘戒。把比丘戒学好了、做好了,自利已经有力了,然后看到大乘的教法,了解一切诸佛菩萨都是因发利他之心圆满成佛的,从而生发猛烈的利他心,愿意随学佛菩萨、愿意做菩萨,当以这样的状态来受光明甘露宝戒、菩萨戒时,这才是有资格的,才是已经发了菩提心的。
但众生的善根越来越浅,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可能我们根本就没有受比丘戒或菩萨戒的机会。所以祖师们担当,像贷款一样,先担保我们受戒。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很惭愧,一方面我们决定要受戒,受戒后要去学,以学习的感悟把受戒时的心变得真实,超时空地补上戒坛上的那堂课。
三坛大戒的仪式是开启学习的大门,受了戒,就可以如法地学习沙弥律仪、比丘戒、大乘菩萨戒。这每一个都是佛陀的精华,都是提携我们的阶梯。
师父勉励众新戒师父,以惭愧心好好珍惜,好好学习,把戒律变成内在的品质,到时候就是真正的戒定真香,生命就会像莲花一样馥郁芬芳。
往期精选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咒一念,可以消无量罪业(转发功德无量)
【修行法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教化众生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妙音
恭逢药师佛圣诞,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疾苦、增福增慧、国泰民安!(作何善恶成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殊胜咒语】这个咒语一念可以破所有地狱,救拔地狱众生(内有此真言手印视频)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合集全22集 { 精美版 }
(极为罕见!慧日禅寺双色睡莲盛开)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