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七处征心之五:你的心在随所合处吗?

2019-12-09 00:00: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楞严经讲记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图片

七处征心之五:你的心在随所合处吗?

视频:《楞严经》七处征心之五:你的心在随所合处吗?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这时候阿难尊者想到,以前佛为四众开示时说过,“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尊者之前说的都是自己思维出来的,现在他要引用佛曾经说过的道理。


那这个心在哪里呢?阿难尊者说,我现在想,我这个思维的本体就是我的心性,遇着什么因缘,与这个因缘合起来,就有了心。这个心无处不在,不一定在内、在外或者在中间。


 图片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世尊对阿难尊者说,你现在认为心是与各种因缘相合才产生的,那这个心有没有体?如果心没有体,怎么去和因缘相合?如果没有体还能相合,那十八界就变成十九界、六尘就变成七尘了(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如果心没有体还能与因缘相合,就又多出一尘,变成“七尘”、“十九界”),这是不可能的。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挃”是抓的意思。如果心是有体的,那当用手来抓自己的身体时,我们的心要去和这个因缘相合,这个心是从身体里面出来的,还是从外面进来的?如果是从里面出来的,就应该能看到身体的内部;如果是从外面进来的,就应该先看到自己的脸。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阿难尊者就跟世尊辩解,能见的是眼睛,能觉知的是心,两者功能不同,不能用眼见的情形来形容心。


图片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世尊还是心平气和地问阿难尊者,如果有眼睛就能见的话,你在房间里,这房间的门能看见吗?(这里世尊以房门比喻眼睛)说得更简单一点,一个人死后,眼睛还在,这时候的眼睛还能看见东西吗?如果还能看见,那就不叫死了。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心没有体还能和因缘相合是不可能的,那如果心是有体的,这个心是一体的还是多体的?乃至当这个心在身上时,是只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还是遍布全身?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如果这个心是一体的,那当我们用手来抓另一只手时,我们全身都应该能感觉到。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如果抓一处而全身都有感觉,那我们抓的这个地方,本身就失去它的意义了。如果只有被抓的地方有感觉,那这个“一体”就不能成立。


如果这个心是多体的,那我们岂不是变成多个人了吗?哪一个体是我们自已呢?


所以可以看到,只要我们是凡夫,只要我们的知见没有明了,我们的想法还都只是分别妄想。当你心里坚持“一”的时候,其实这在现实中并不是真理,它是不能成立的;同样,当你执着多体的时候,它也不能成立。

图片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

如果这个心是遍体的,那当抓着身体的某一部位时,全身同样都应该有感觉。如果这个心是不遍的,那当同时触碰头和脚时,头感觉到了,脚就不会有感觉;脚感觉到时,头就不会有感觉。


“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所以到这里我们就明白,“心是随所合处的”,这样的想法也不太应理。


《楞严经》“七处征心”,佛陀就是把凡夫所有对心体的定论都破掉。为什么要破?就是因为众生心的狭隘,这个狭隘会呈现在方方面面。佛陀就带着我们,把这些狭隘的框架都打破。


——摘自传喜法师2002年《楞严经》讲记



往期精选


拜佛的殊胜功德

最殊胜的护身符——三皈五戒

早晚课的内容以咒语为主,一定要念经吗?

蒙山施食咒语和观想的殊胜功德:这个法门,利益无量众生

《法华经》中药王菩萨供佛的密义是什么?

我的师父,他就是无尽的宝藏!

这个偈颂具足佛法精华义

这条路,我们师徒一起走

【殊胜窍诀】这是见地藏菩萨最好的方法

韶德如春 ——纪念悟公上人圆寂十四周年法会圆满

无论何时忆念这个时空,都会得到无碍的加持!

这一世,谢谢您,又把我们找到

我的恩师,我殊胜的皈依境,您的功德令虚空不空!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咒一念,可以消无量罪业(转发功德无量)

别把悲悯用错了地方!

哪一个会是更好的修行人?人格好的那个

看到三宝的形象,为什么会流泪?

次第闻思修的重要性!(大乘和小乘佛法的殊胜功德)

做义工为大众服务与自己一个人念佛修行,哪个功德大?

【修行法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教化众生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妙音

一个都不能少!找到你、度化你、生生世世

看别人不顺眼,怎么解?

恭逢药师佛圣诞,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疾苦、增福增慧、国泰民安!(作何善恶成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香板的妙用——消大业障的殊胜方法

【殊胜咒语】这个咒语一念可以破所有地狱,救拔地狱众生(内有此真言手印视频)

【殊胜窍诀】金色在修行里的密义

什么是闭关?

我们是不是不用修了,等着往生时佛菩萨把我们扔到清净刹土去?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龙天护法一定会护持你!

修行人为什么要善护口业?

修行切忌中断,如何遣除修行的中断障、违缘障碍?

这么多年来,我喜欢......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合集全22集 { 精美版 }

嫉妒来了,就用这一招!

(极为罕见!慧日禅寺双色睡莲盛开)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当一个人说“我发心出家”,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慈风如沐 无上清凉——《慈风普扇》新书发布

【孝亲报恩月】如何报答您,我累生累世的父亲母亲?

当一个饿鬼道的众生,来到我们面前......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于生命电视台首播!

这是我这一生送给大家最好的礼物

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祈祷哪一尊佛,我们都会得到圆满的加持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忏悔?——当收视口碑爆棚的《与神同行》遇见佛法

修行如何训练定力?

面对病魔、怨敌、违缘,应该修什么?

你看到的,只是业力允许你看到的

佛弟子和合的重要性

好好听话

学佛,到底要不要有仪式感?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我太忙,没时间修行”的解决之道!

改命秘籍

人生如戏,你也是奥斯卡影帝

咒语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殊胜的咒语是忏悔之王)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死亡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这样供水、这样观想是积累资粮最快的一种方法!

汉传佛教早晚功课殊胜的功德利益

修行路上护法神的重要性

佛教护身符佩戴完全指南,真的很重要!(最强护身符大解密)

念珠,不离!

一个能有效帮助抑郁自杀倾向者的神奇咒语 & 解冤结仪轨

一个人能拥有多大福报,必然要有同等高贵的品格去承载

弟子求法应具备的资格

祖师的密义——参学的资格


图片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楞严经》七处征心之四:你的心在内外明暗之间吗?
· 悟公上人:念佛就是讲“一心皈命”,切忌三心二意!
· 僧慧超,一生诵《法华经》两万遍
· 凡夫和菩萨的区别在哪里
· 悟公上人:慈悲的表现在于......
· 从菩萨的行迹中,我懂得了......
· 今日大雪 —— 二十四节气坐功祛病法( 大雪坐功图)
· 不行悦亲之道 必生不孝儿女
· 悟公上人:佛是怎样应众生根机而说法的?
· 这部经,带我们站上山顶,遍观轮回之因
· 以这一首歌,忆念所有的善知识——《法乳甘霖》
·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一句话,可以消除无量罪业(圆寂前珍贵影像,见者得福)
· 他从极乐来 II 纪念一代高僧悟公上人九十九周年诞辰
· 悟公上人诞辰九十九周年纪念 —— 同白云相伴,与高山并肩,您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
· 将户口落到极乐世界
· 泰国经王:【 金那般川经】保佑财源广进,赶快念起来!
· 《楞严经》 七处征心之三: 你的心潜于眼根吗?
· 受戒和持戒的殊胜性
· 『天宁梵呗』 十大愿王
· 受这五种香的熏陶久了,决定解脱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