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诗集》| 寒山道上行人稀

2018-11-23 06:36:00 发布: 人气:1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寒山大士!

顶礼弘宗演教诸大善知识!

顶礼悟公上人!


《寒山诗集》

第三首

寒山诗

图片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時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图片



我们读了这首诗之后,在内心里回荡着。但是你想把他真正讲出来,讲了修道人能听懂,真是修道人看这个自然懂。所以三言两语也可以啊,能略微表达一点端倪。但是要讲到我们世间的大众都能够明白,这个还真不好翻译,所以,我这里面仅仅是个人的一些体会,跟我们凡间人看这个山间溪水一样的欢喜心来看寒山大师的诗,然后自己的一种体会。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寒山虽然有道,却不是骡子马能够走的,这句话是不是说,可笑这个寒山道,不是人间的车所能到,不是骡子马能够走,那是不是飞鸟走的呢?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就寒山这一条道,就修行来说也不是钝根人能走的。业障重的,根基钝的,没办法来比拟,去探寻这条道。虽然有道,不是一般性人能见其踪迹的。


就向上一路啊,我们佛教界讲这向上一路,这路在哪儿?向上一路,不设阶级,无阶级可攀。所以,寒山大师就宛然一笑。这世间人啊,这个寒山道在哪?这个寒山道,不单单在寒山,像每一个众生的份上都有一道。但是凡愚之想、世俗的情面没有办法来了解他的,所以“而无车马踪”。


“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这个溪水呀,从我们很直观的感觉是,青山的溪水不分昼夜地这样流淌着,虽然溪水流动的声音像音乐一样,但谁能够来给他记谱呢。重重的山如画一般,叠嶂重重,虽然这个层障如叠,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有几重的山啊。


这个下面转下来。“泣露千般草”,草不管大小,哪一个草不在晨光下流动着露水的光泽。这也就是比喻,哪一个有情众生没有那么伟大的佛性呢,哪一个没有啊!“吟风一样松”,当风吹过松头的时候,流露出那样清爽的声音。风是一样的,记录千般草的佛性,每一个众生都是平等具有的,吟风一样松,是每一个众生都可以一样修行的,这个法人人都有的。


“此時迷径处”,只不过世间没有人给你指导,没有问津之处,走到凡圣这个岔道口,凡夫和圣人这个道口了,问谁?何是凡道?何是圣道?凡俗不知啊。“此時迷径处,形问影何从”,形体问影子,影子问形体。就像这个形体问影子:“你跟谁?”“我跟你。”“你为啥跟我?干嘛老是跟着我?”这个意思啊,形问影何从,这个更深的就是说,在这个迷路凡圣,虽然凡圣却不隔纤毫。但是,怎么样能毫厘之间辨认清楚,而不至于疏隔天渊。所以,这个形问影何从,这是修行的非常深的一个境界。


超越这个形和影智慧就生出来了。像很多学教理的,深入中观唯识,像学唯识的人到后来就要问,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就这个问题就出来了。学中观的也是哦。在我们禅宗里也有讲,他说藤缠老树。老树,哪一天倒地的时候,这个藤怎么办啊,这还是第一步问。第二步问,树已不在了,藤也不在了,应如何?这个都是指的这样一个境界。


图片


就像我们前面电视里面听到的这几句话,说,光知道我不行啊,还要破我的执,那我执破了依什么?那又以何来破我执?也就像形和影之间的关系,所以”形问影何从“。寒山大师最后这句话就把我们送到了一个……就像我们弘一大师最后圆寂前给他的老友夏丏尊的一封信上,为何事而顿忘言,天心月圆,花枝春满(弘一大师偈语: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虽然讲”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已经没有办法了,思虑不及、言语不办的情况下,还来了一句“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所以,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啊,形问影何从。所以,人修行到这边的时候,要么就会产生大静,好像一定百年一样。有的人到这个地方怎么样,烦哦,抓胸啊,哎呀,到底是什么?所以有一些读书人读到这里的时候,如果碰到明眼人就会教他,好好地要参善知识,蚊子叮铁牛是不行的,要得这个法,要依止、要收心、要把文字相给挂起来,深入一法去修,有的人读书读到这里的时候就需要这个。那还有人修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凡也不见,圣也不见,这时候也是需要一个殊胜的因缘而发起一个广大的菩提心。有的人修到这里,不可谓不敬,因有了,但是因虽然有了,还是需要发心,发广大的愿。发广大的愿之后,愿如大海,以愿起行,行若高山,愿如大海,行要像高山一样,才能把这个愿海给实现、充满。


图片


像我们师父告诉我们一样,《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他是心的微妙处,“华”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微妙了。以“华”为因,以“严”为果,到“华严”的时候就是怎么从因至果。最后《华严经》的主人是谁啊?是普贤菩萨!以普贤菩萨为上首,发起广大无边的誓愿,然后微细的这些行持,令这个“华”,达到果地的庄严,从因克果。


所以,一般性这个世间的修行人是如何?寒山大师的这首诗第一句叫“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这句很重要哦,寒山这条道不是业障深重的、俗气很重的人走的,甚至世间人不可能走的,没有他们的踪迹的。所以这个车马指凡愚之辈,这条寒山的向上一道,那是要净化身心的。从这个初步开始起步,一步一步一步,一直到”形问影何从“。这首诗里面如果用身讲,可以说这首诗就可以变为传法的诗,里面有法、报、化三身的修法,但是我们今天呢,还是把我的这些感受、感想,给大家分享一下。

待续......

点击下面图片

复习过往所学

图片

序篇


图片

第一首


图片

第二首



图片

往期精彩回顾:

古埃及面具背后的惊天秘密,竟然在三星堆被挖掘出来了!

慈悲三昧水忏-- 传喜法师朝礼四川三昧禅院后记

朝圣心语 | 从轮回,到解脱,有多远? 一条单轨而已!

佛法带你穿越古文明:祖先留给我们一份大礼--“生命升华的天梯”

请问师父,什么是超度?

“传承的金线" | 大佛寺,一切的起源

“传承的金线" | 随着你的诉说,相遇、相知

“传承的金线" | 在祖庭,感受代代祖师的加持

念了法华3000部,仍被六祖大师呵斥,究竟是为什么?

佛菩萨应化六道感应录 | 薄荷猪的故事

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

明朝高僧憨山大师开悟前的三个梦

梦老谈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 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终极揭密!世界各大古文明中圣树和人首兽身的神秘寓意!

你的双十一是: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吗?

出国热,带足够的钱就万事大吉了吗?有一点你绝对想不到!

苏州西园寺主动退出国家4A级景区?真相竟然是……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啦!看各国高僧在论坛上都说了些啥?

治国有常民为本——从“平‘语’近人”中感受总书记对人民的关切

《寒山诗集》| 如何在浮躁的社会,留内心一份清净


图片

贤劫千佛心  响崖大德知

现后中救我  脱轮到菩提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佛经|佛法|文化|空性|慈悲



美好的一天从发菩提心开始:

如昔诸善逝 先发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 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 我发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 次第勤修学


佛教慧日

分享喜乐 智慧 

图片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九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 二
· 《寒山诗集》| 寒山道上行人稀
· 问答回忆录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八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 之一
· 《寒山诗集》|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 那些年,请问师父的问题
· 我终于悟到,“教化”众生是不容易的,众生真正需要的是“度化”,总想着教化他人的,走向的是一条弯路!
· 农历十月十五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圆寂纪念日
· “传承的金线" | 大佛寺,一切的起源
· 《寒山诗集》|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 你的生命还有多少可以预约?
· 这个时代呼唤六祖大师为我们找到本地风光——电影《六祖传灯》发布会传喜法师开示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七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九
· 《寒山诗集》| 如何在浮躁的社会,留内心一份清净
· 你不知道的问答
· 你暖和了吗?可是我冷了……
· 《寒山诗集》| 如何在浮躁的社会,留内心一份清净
· 寻您千百度 原来只在内心觉醒处
· 慈悲三昧水忏-- 传喜法师朝礼四川三昧禅院后记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六(3) 初分无住品第九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