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应化六道感应录 | 薄荷猪的故事

2018-11-19 00:39: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宋朝建阳赵氏,以养猪为业,有头猪特别奇异,鬃毛是金色的,只吃薄荷,村里的小孩子便叫它薄荷。平常有屠户来捉猪,其他的猪四处逃窜,薄荷安然引着屠夫徐徐进入猪圈,其他猪便不再乱跑哀嚎,任由屠户宰杀。因此以后屠户都会牵着薄荷到等待宰杀的猪身边,绕上一圈,省了以往宰杀猪时的哀嚎与挣扎。所以屠夫很喜欢薄荷,多年来都不舍得杀。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有僧人名辨聪,游方到五台山,时值仲夏,便于清凉寺随僧众结夏安居。有一位老比丘,举止疯疯颠颠,大众都瞧不起他,唯独辨聪对他承事恭敬。结夏安居圆满后,辨聪即将继续云游,向老比丘辞行时,老比丘拿出一封信,嘱咐他说:“到开封城北,找到叫薄荷的,把信投给他!”



图片



图片



图片



辨聪告辞后,因地址不详,不知从何找起,又担心信里会有紧急的事,就打开信来看,信上写着:“你在世间游化日久,那里众生容易调服吗?若已调服,度生的事情就完成了,可速返回,待太久,恐被强缘打失,流入世间的业报,至祷,至祷!”


辨聪看完大惊,重新封好信。有一天,辨聪经过开封广济河畔,听到小孩子呼叫薄荷。辨聪便过去问:“谁是薄荷?”小孩指着赵氏栏内脖子戴着铜铃的金毛大猪。辨聪走近呼叫:“薄荷,有信给你!”大猪前脚跃起来站着,辨聪把信投过去,猪一口吞下,像人站立着往生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故事出自印光大师修订的《清凉山志》,薄荷猪原来是为了度化众生,乘大悲愿力,倒驾慈航的菩萨。绕猪一匝,而群猪即证无生法忍。菩萨们“应以猪身得度者,即现猪身而为说法”,以启发众生心中的如意宝藏。


又《印祖文钞》记载:唐文宗喜食蛤,一日有一蛤坚硬打不开,文宗亲自来开,发现里面有一个肉身的观音大士像,异常庄严。从这里看出,肉怎么能吃呢?倘若误食了佛菩萨所化现的动物,罪过之大怎么能说得完?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不敢吃肉了,也不忍心吃肉了。


总而言之,那些利用各种手段把我们领进佛门的人,为我们提供布施、修行机会的人,都可能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菩萨和大善知识,只是肉眼凡胎的我们“相见不相识”而已。


图片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图片
图片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今日法语 | 智慧宝剑斩破生命的牢狱
· 此心向光明 —— 传喜法师峨眉山朝礼之行圆满
· 2018年11月18日电影《六祖传灯》将在北京召开筹备成立新闻发布会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六(1)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 二十六
· 为何他不识字, 却又听懂《金刚经》?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五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五
· 生命是有自己的因果
· 梦老谈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 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 百年悲心缅怀佛门耆宿梦参长老——“一生的梦因缘”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四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四
· 学要
· “传承的金线" | 大佛寺,一切的起源
· 三人同做一梦,苏东坡的前世不简单
· 佛法带你穿越古文明:祖先留给我们一份大礼--“生命升华的天梯”
· 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三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三
· 有心无心,唯圣人善用之
· 信吧,有佛菩萨在呢!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二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二
· 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