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8日电影《六祖传灯》将在北京召开筹备成立新闻发布会

2018-11-18 08:25: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看了就要关注“佛教慧日同发菩提心


图片


六祖惠能大师


禅师俗姓卢氏,

年若干。事黄梅

忍大师。竭力于

井臼,获悟于稊

稗。得五祖密授

祖师袈裟,杂居

猎人十五载。印

宗叹为化身菩萨

,亲自削发。六

祖以无为之运,

无碍之慈,宏济

四生,大庇三有

。著六祖坛经

,济世无尽。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二维码观看《六祖传灯》新闻发布会直播


直播时间 


农历十月十一

*阳历11月18日


11:18

早上

图片


图片


点禅宗心灯,

照亮娑婆世界。


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质在禅,东方文化的底蕴在禅。禅,直指人性人心。


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禅宗文化以其圆成的高尚人格与菩提智慧,蕴含着蓄势待发的力量。怎样将这股力量转化为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于是,电影《六祖传灯》来了!


2018年11月18日,经过三年的精密准备,电影《六祖传灯》筹备组将于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


以总览宇宙人生的气度,般若正观的视角,《六祖传灯》以一个个发人深省、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实演化禅宗六祖大师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的史实,讲述大师闻经开悟、辞亲求法、黄梅投师、舂米苦行、作偈呈心,又在密受正法后,领受师训南下隐遁,命似悬丝,辛苦受尽,终开演大乘,弘化度众的传奇人生。


三年里,剧本反复推敲,细节精密确定,制作团队足迹遍布全国各大寺院。《六祖传灯》的制作,几经坎坷,只为直面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追问,将出世的思想与入世的情怀,用可视的画面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点亮心灯,续文化慧命;传智慧慈悲精神,唤醒人心。


一千多年前,六祖大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芸芸众生,虽还没有如六祖般旷远的境界、了然的心性,也须自净其意,感受祖师洞达的智慧。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何他不识字,

却又听懂《金刚经》?


唐朝是中华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然而生于大唐盛世的六祖大师,从小接受的却是这样的教育——远离功名利禄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做个实实在在的人。在那个大家都追求功名利禄的时代,他家祖训要求子孙不当官、不读书、不经商,安心做个打柴人。

 

所以六祖大师虽然示现为一个不识字的打柴人,但对他而言打柴就是在修行,他很早就在修行了,因此他一听《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能体悟大道,一闻百悟、一闻千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把心中的垃圾全部都倒掉。

 

图片

智慧和文字没有关系


在大唐盛世,这位一字不识的人体悟了这种大智慧,因为识字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智慧。


六祖大师说:智慧跟文字没有关系,没有智慧,读经千遍万遍是被经转;若有智慧则能转经;若能转经即同如来。六祖大师拨乱反正,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让我们了悟佛法的大智慧。佛法大智慧虽朴素,却具有真理的普遍性,无处不现,所以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金刚经》里所讲的金刚,但是我们的这个金刚被垃圾埋没很久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还有太多的虚妄虚荣,这些假的负累埋葬了我们的金刚性。


图片

见境心动,

便落入生灭的境界


六祖大师隐迹猎人队伍十五年之后,来到广东法性寺(即现在的光孝寺),正逢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法会还没开始,一阵风过,幡随风飘动,幡下的铜坠相互碰击发出叮铛之声。闻者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幡动,一时争论不止。这时六祖大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见境心动,你就人随境转,从而落入生灭的境界。所以,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如如不动方寸不乱,拥有自己,才能拥有全世界。



摘自2015年3月17日传喜法师

广州光孝寺六祖大师剃度出家瘗发塔下的开示



点击下方空白处

送您一句偈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著。


图片

选自《六祖坛经·付嘱·第五节》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赞是随喜,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六(1)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 二十六
· 为何他不识字, 却又听懂《金刚经》?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五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五
· 生命是有自己的因果
· 梦老谈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 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 百年悲心缅怀佛门耆宿梦参长老——“一生的梦因缘”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四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四
· 学要
· “传承的金线" | 大佛寺,一切的起源
· 三人同做一梦,苏东坡的前世不简单
· 佛法带你穿越古文明:祖先留给我们一份大礼--“生命升华的天梯”
· 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三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三
· 有心无心,唯圣人善用之
· 信吧,有佛菩萨在呢!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二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二
· 好名
· 这一回,你押宝押对了吗?
· 谁在以自己的功德承担众生的业力?
· 终极揭密!世界各大古文明中圣树和人首兽身的神秘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