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第二届阳光论坛举行期间,适逢北京灵光寺2016年末佛牙舍利免费瞻礼活动的第一天,中午时分,上传下喜法师一行赴八大处灵光寺礼拜佛牙舍利,祈愿世界和平、国家兴盛、人民幸福、佛法长兴。
“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无上甚深微妙法皆是从佛唇齿边流出的真理之声,不随四时凋零,恒常久远地加持着一代又一代的佛子们。
礼佛一拜,灭罪恒沙。见佛舍利如见佛真身。舍利是人天无上福田,人们不仅要敬仰瞻拜舍利,更要践行舍利所蕴含的精神 ——佛陀的智慧与慈悲。舍利的精神就是佛的精神,引领我们走出生命的自私和狭隘,从低级走向高级。舍利的精神可以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是一个国家的精神,也可以成为整个人类的精神。所以舍利的精神是具有国际主义高度的,可以成为人类追求大同世界的核心价值观。
10月16日上午,第二届“公共智慧与社会发展”阳光论坛第三场“慈悲与慈善”,迎来了嘉宾阿字仁波切、蒋劲松教授和赵一澄导演。
阿字仁波切开示道,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是慈悲。慈为予乐,悲能拔苦。人生有八苦,归根结底是两苦,即身体上和心灵上的苦。现代社会,应把慈悲的精神和慈善的理念相结合,践行菩提精神的四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毫无疲厌地度众生,带着热情和执着的心去推广心灵慈善。
蒋劲松教授精彩分享: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世界不是由释迦牟尼佛创造的 ,佛陀不是主宰世界的神,他不是靠神通来救助大家,而是将宇宙的真理教给大家,让大家自己觉悟真理。
赵一澄导演的演讲题目是《慈善的心态》,慈善是利人的,慈悲是利己利人的。谈公益,谈慈悲,谈慈善,首先要让你成为充满温暖和爱的对象,而不是一个以爱为名的道德绑架者或伦常绑架者。永远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忘记自己的动机是源于爱。
阳光论坛第四场,由成都大慈寺首座寂静法师开示《教育是什么》。法师说他这一辈子牢记的一句话就是,“这都不是我的”。我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空瓶子,往里面装什么,就承载什么。教育就决定了你往瓶子里面装什么,高级的教育就是往瓶子里装高级的东西。
事物有三种现象:因缘果,因+缘=果。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解决问题有三种方法:果上解决,缘上解决,因上解决。而国家的长治久安,果上解决用警察;缘上解决用防盗门;因上解决用教育。因为教育是解决人心问题,如果人心都不起盗心,天下自然太平。
自此第二届“公共智慧与社会发展”阳光论坛圆满,为期两天的论坛,诸上善人齐聚一堂 ,畅所欲言,法喜充满。上传下喜法师受邀全程参加,与众多法师和文化人士畅谈社会公益。阳光终于驱散了雾霾,但只要点燃了心中的明灯,不管是霁雨,还是雾霾,我们心中所放出的阳光必然会照破云雾,驱散雾霾,照亮前程。
“第一视频”传喜法师专辑上线啦!
想看法师更多开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更多精彩继续......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