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上个世纪,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期威胁人类最大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的是癌症;我想二十一世纪一定会是精神病。这话是真的,精神病将来会越来越严重,现在已经开始了。物质文明虽进步,给人类带来许多生活的方便,并没有为人类带来幸福,只是带给人类更多心灵上的痛苦。这种痛苦的结果,将来又导致心理变态、精神分裂而至于现在已开始增加的精神病。
——南怀瑾《论语别裁》
为什么现代人们心灵上的疾病越来越多?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了,我们逐渐失去了传统文化对生命的呵护。
当物质越来越丰富、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个时代好像是万能的了,我们的心开始奔驰于种种外境。这种唯物的世界观、人生观充斥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精神世界逐渐走向贫乏、无知的状态。当人的心灵世界越来越无知、精神世界越来越荒漠化的时候,就容易产生身心灵的疾病。
心灵没有归宿,用专家的话来说叫“空心人”,找不到“我”在哪儿。身心不得安,虽然物质上什么也不缺,甚至很富有,但心灵处于非常痛苦的状态。
现代社会,精神问题越来越普遍,佛法里有很多解决的方法,比如药师法门,就是可以快速消除忧郁症的修法。但前提是必须建立信仰,这是不容易的。
要建立信仰,最需要克服的是我们自己,要打破自己的狭隘,提升自己的维度。
实际上,通过信仰,我们就是在提升自我,也是在打破自己的狭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对自我是一种修复,最主要的是诸佛菩萨的功德会像充电一样给我们灌顶,我们贫瘠的心灵世界就可以迅速地被佛的威德力温暖到。当生命的暖流进入心灵世界了,心灵就修复了。
心灵如果生病了,物何以救啊!宋朝的永明延寿大师就有这句话,“心若迷失,物何以救”。五祖弘忍大师也告诉我们,“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都在寻求物质的财富,这还是在有凭有据的逻辑范围内的,但我们的精神世界有很多是非逻辑的。从佛菩萨到祖师,到我们现代社会,实际上都给出了非常明晰的答案,心灵的病、精神的病,就要靠精神来医治。
佛法里关于身心灵的储量是最富有的,也是最大的,所以,这些精神层面的困顿在佛教看来不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弘扬佛法?这更多是出于一种悲心。
比如大家都得了一种流行病,当我们找到了佛法的药,然后学了佛,服了药之后,身心灵愉悦了,生命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意义。但这个灵丹妙药不是你发明的,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如果你秘不示人的话,就会有一种罪恶感,就是这种非常朴素的情怀。
墨宝:离苦得乐
尤其这个时代,精神类疾病已经属于一种流行势了,已经成为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困境。所以,我们要把佛法这个灵丹妙药善巧方便地送给大家,推广给这个社会,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接受佛法甘露的洗礼,实现身心灵的自我修复。
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现在社会处处都充满了佛教的禅文化,素斋馆已经开到了小县城,数量也越来越多。我们过去讲素斋馆是一个城市的文明标志,现在这种标志越来越普遍了,这都得益于传统文化的回归。我们相信,当人们越来越愿意了解,越来越接受佛教的观念时,幸福指数也将会越来越增上。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