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佛号欣厌具足:欣求极乐世界,厌离五浊恶世

2023-07-14 07:49: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欣求净土

厌离娑婆




图片



出家了,学佛了,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很多人想不明白的。


为什么在这里?前途是什么?很多人摇摆不定的。


确实,他没有办法知道在这里的前途是什么。


如果我告诉他,这里的前途是极乐世界,他能理解什么叫极乐世界吗?


他没办法理解一个人持戒不犯所得到的清凉,因为他还没有尝到那个清凉。所以,对禅定的解脱,他没办法理解;对智慧的法喜,他也没办法理解。


他看到的是寺院里过着集体生活,一个房间里有好几张床,很多不同个性、不同习气、不同年龄的人挤在一起,他觉得这样很苦。即便自己家没有房子,租个房子也可以自己做主,有个小工作就能养活自己了,随便怎么过,也觉得比寺庙里的生活自由。很多人在寺院就会很矛盾,有时候回过头想一想,好处就是不用自己种菜、洗菜、烧饭,到点就吃大锅饭。


住在这里,虽然环境很好,空气也很好,也很清净,但不需要用钱来买,最主要的是,虽然一个房间里住了好几个人,但毕竟有你自己的一方地,这张床就是你的莲花了,你就可以安身了。所以,大家共住在一起,要珍惜那张床,同时也不要打扰别人。



图片



尽管我们学佛的发心还是很纯洁的,各方面都很优秀,但生活在一起还是会有摩擦,还是会生烦恼。印光大师说“静坐常思己过”,你不能“静坐常思人过”,生活中、修行中,如果总是看别人的过失,再优秀的人在你眼里也能挑出毛病。祖师大德都讲过,在一个地方住一段时间就要离开,弟子们痛哭流涕地挽留,他说不能多住的,就是跟着释迦牟尼佛久了,都会挑佛的过错。


为什么?因为我们还不完美,还有很多业障和习气,这个业障和习气就变成了我们的有色眼镜。烦恼的人看什么都是烦恼的,阳光的人看什么都是灿烂的。所以,不要把自己的情绪作为判定世界和人物的标准,要对自己保持一种谨慎。


因为我们是业障凡夫,虽然我们的人品有可能还可以,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具有凡夫特质,凡夫的所有业障我们都是有的,所以,我们来寺院就是为了净化自己。


我们求生净土的关键是什么?是自我的净化。极乐世界早就清净了,不需要你来净的。求生净土的目标是完美的,你自我净化了,那考试去极乐世界的分数线就够了。



图片



我们之所以在五浊恶世,是因为我们有五浊恶世的因。虽然极乐世界没有门槛,但是你要超出五浊恶世,你身上得没有五浊恶世的因,你清净了,才能从五浊恶世中解脱出来,才能到极乐世界去“报名”。


更何况我们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个是五浊恶世,对五浊恶世还没有生起厌离。如果没有厌离,自己的修行也不会产生对治的动力的。


轮回是什么?实际上,我们的身心世界有轮回的所有特质。我们的正报里有这个轮回的因,所以才感召轮回的依报。如果我们不厌离轮回的状态,不厌离五浊恶世的身心世界的状态,就没有欣求极乐的因。


一句佛号欣厌具足,欣是欣求极乐世界,厌是厌离五浊恶世。我们念的佛号里具足这两种特质吗?欣求净土,所以要把自己修清净了;厌离娑婆,所以要把自己身上脏的东西净化掉。涤除垢染,复本清源,才不会相应于娑婆世界;具足清白,才能相应于极乐世界,考试才能合格。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在寺院里,这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对修行要生起更大、更稳固、更清净的信心


现在你的清零程序属于哪一个阶段?


安静不是从外边找的





相关文章
· 学佛,先读哪部经?
· 做佛的弟子,与祂建个约
· 净旻法师:天台宗史略(二)
· 亲见我们自性的文殊菩萨
· 弥勒菩萨教我们在生活中修行
· 八字文殊菩薩及其座下的八大童子
· 聆听真理之声,做有圣贤气质的人
· 盛夏安好,有妙招!
· 忍辱的力量
· 智光处处显(四)
· 为了修习佛法,这些都值得忍耐
· 我们的修行怎样才算进步了 ?
· 你能跟着走多远,佛陀就牵多远
· 净旻法师:天台宗史略(一)
· 见证自己脱胎换骨的奇迹
· 天台宗史略
· 如来藏的本质是……
· 智光处处显(三)
· 三皈依是一切功德的源泉
· 到寺院,回归自心的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