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光处处显(六)

2023-07-15 21:30: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图片

智慧品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无等力菩萨时,长久承侍如来正等觉药师王如来。当时他已了知义、法、时、人等四法,并精通一切论典。他后于如来前请教知诸根法门,并终获如来授记及无生法忍。


当释迦牟尼佛转生为胜天婆罗门时,通过观察自己如何造作善、恶、无记业而知晓以何业方能广积善根;同时亦通达若贪心生起,则以上、中、下三对治法门制止烦恼之术,并因此而于八十劫中不堕邪道。


又释迦牟尼佛曾示现为月天国王的女儿月天女,极富智慧且心地善良,完全堪行国王之事业,并最终登上王位。月天当时问女儿:“以何因缘方能获得知诸根智与集智?”月天女则回答说:“必以恭敬承侍沙门、婆罗门、具清净戒律之广闻多识者方能获得,并可依之修学。”国王自此后即开始广行上供下施,并获不退转信心。


图片





图片


 The White Lotus 




释迦牟尼佛又曾为普生仙人,具足五神通。他在一园林中苦行时心想:以何种方式才能灭尽诸根,并再不生起?后来,他想到只有依圣智方可灭尽诸根,但何种智慧才能了知诸根已灭尽不生?就如头被砍掉后不可能再生,同理,通晓根源方能保证斩草除根、灭尽不生。既如此,又以何种方法直抵究竟?


为获此智,他就向琐事微少之沙门、婆罗门多方探问,但一直未得满意答案。此时,他下定决心,必以自己智力了知此道,为此可舍弃常人难舍之头目等一切身、物。历经千辛万苦后,他终于知道只有通过圣者之道才可获此智慧。为令他人亦明白此理、生出此等智慧,他舍弃大象、骏马、马车等种种凡夫绝难割舍之物以积累无量善根。若其所造善根可以色相衡量,则恒河沙数之世界都无法包容。


图片
图片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净慧仙人,每当生起烦恼时即以不净观对治,当下即可舍离烦恼。不久后,他即不再生出烦恼,恒时处于清净状态中。众多天人亦趋入其道,他又将自己所了知之理为他众广泛宣说,使很多人死后皆转生梵天。


释迦牟尼佛曾为道施仙人时,舍弃故土前往寂静地出家修行。当时,他于一大树下如是思维:此树不久即会倒下,同样,所积资财亦会灭尽。高际必堕,处高而不下堕之法不知是否存世?他最终得出定解:高而不堕之法无处可觅。不过若不位于高处,又从何堕起?如傲慢自骄当会高抬自己;一旦灭尽贡高我慢,自以为高亦了不可得,故而我与众生皆应力断狂傲自矜。思虑成熟后,他即为众人宣说佛法,以大悲心令他众皆趋入十善道,并于死后均得以转生梵天。


 未完待续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一个忏悔业障、修功累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很吉祥
· 净旻法师:天台宗史略(三)
· 我们老祖先对爱生护生的倡导一点也不输给世界
· 改变命运,见证成长的奇迹
· 智光处处显(五)
· 依着药师佛的光明份去忏悔
· 一天能住在三宝地,就是一天的胜利 !
· 一句佛号欣厌具足:欣求极乐世界,厌离五浊恶世
· 学佛,先读哪部经?
· 做佛的弟子,与祂建个约
· 净旻法师:天台宗史略(二)
· 亲见我们自性的文殊菩萨
· 弥勒菩萨教我们在生活中修行
· 八字文殊菩薩及其座下的八大童子
· 聆听真理之声,做有圣贤气质的人
· 盛夏安好,有妙招!
· 忍辱的力量
· 智光处处显(四)
· 为了修习佛法,这些都值得忍耐
· 我们的修行怎样才算进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