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上几个要点!

2023-07-16 20:02: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已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心若灭时罪亦亡”,

我们在忏悔时念的这句话,

是不容易理解的。

我们要是能做到,

那做到一分,

就得一分的受用。



图片



拥有超越苦的观照力


比如我们发烧浑身酸痛的时候,要思维是谁在烧,谁在痛?烧有自性吗,受痛的人在究竟上有“我”吗?其实这只是痛的觉受而已,觉受当下也是透明的。当我们有了这种观照力,有了这样丰厚的般若资粮的时候,那种病痛就能被我们超越了。


业报还是丝毫不爽地发生着,但是我们内在的功德,我们的福德资粮已经把苦化消了。


所以,大修行人还会落因果吗?会落。业报会不会发生?会发生。只不过对于大修行人而言,当宿业成熟的时候,他痛苦的程度是大大消减的。



图片



也有的大修行人,病痛现前时会像常人一样痛苦不堪。有一位师父,生病时也像孩子一样哀嚎,当徒弟对师父的这种表现不理解时,师父却说:“老僧还有不痛的在。”然后跏趺一坐就进入涅槃了。像这样的修行人,他是有空性的智慧的,是有涅槃的功德的,他在受业报的时候,你不能认为是他修行的本事差。


有的师父是真的在替众生消罪业。当业报现前的时候,他以菩提心的缘故,会替众生承担同样业流的果报。对他来说,这是自然的一种观修:愿所有众生同样的恶业都成熟在我的身上。



图片



自他相换


“自他相换”这是很重要的菩提心的修法。我们凡夫做不到,但一个真实的菩萨确实可以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境界。这也是我们对三宝的一种信念。


大修行人就是如此,虽然还落因果,但他的身口意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内外的受用境界是不一样的,他是如如不动的。当幸运降临的时候他如如不动,当悲惨的恶业报降临的时候,他也如如不动。他不仅如实地承受,还以此为菩提心的增上缘,发愿所有众生相同的业报都由我来承受。



图片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若灭时罪亦亡”,这个“亡”不是指不受业报,而是指受报时身口意的境界不一样。对修行人而言,他受的业报,从智慧的角度、领纳的层面来讲,是实有的吗?不是啊,对他来说是透明的。


所以“竹密不妨流水过”,竹林再密,也不妨碍流水经过。就像一个具有空性智慧的人,即使遇到障碍、遇到逆境,也能安然而过。但对我们凡夫众生来说,只要业报一成熟,“咵”落到头上就特别实在,一点空性的弹性都没有




——传喜法师




图片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相关文章
· 天台泰斗,正法津梁 || 恭逢天台宗四十三祖谛闲长老圆寂纪念日
· 天雨妙华,最胜福田
· 法师视野:一片田地与中国千年文明
· 学习佛法,找回自己的佛性 !
· 智光处处显(六)
· 佛法如蜜,中边皆甜
· 一个忏悔业障、修功累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很吉祥
· 净旻法师:天台宗史略(三)
· 我们老祖先对爱生护生的倡导一点也不输给世界
· 改变命运,见证成长的奇迹
· 智光处处显(五)
· 依着药师佛的光明份去忏悔
· 一天能住在三宝地,就是一天的胜利 !
· 一句佛号欣厌具足:欣求极乐世界,厌离五浊恶世
· 学佛,先读哪部经?
· 做佛的弟子,与祂建个约
· 净旻法师:天台宗史略(二)
· 亲见我们自性的文殊菩萨
· 弥勒菩萨教我们在生活中修行
· 八字文殊菩薩及其座下的八大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