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因果狮吼”→点击右上角“…”→点选星“设为星标”,才不会错过每一期精彩推送。
前言
2018年夏天,刘洪来到狮吼寺。她是一位体质敏感的通灵人,后背有一条隐形的通道,上可达天庭,下可通地狱。无数众生通过这条通道,进入她的身体,讲述前缘。
刘洪的搭档程公,是一位学佛多年的老居士。他善于用佛法的智慧,化解附体众生的怨结。
本文根据二人的真实经历,记录而成。
狮吼寺是一座古寺,千余年前就香火鼎盛,僧人众多。通过遗留下的石碑、筑基,可以遥想当年的辉煌。
2018年9月,两位护法神通过刘洪出来了。一位是古代筑基的护法,一位是古代石碑的护法。
因为最近几百年来,寺院屡遭战火,僧人较少,所以筑基的护法非常虚弱。
他哭诉筑基被当做施食台,晚课放蒙山的时候,水、米被放在筑基上面。
程公安慰他:“施食也是利益众生。”
他弱弱地哭道:“不错,可是感觉不干净。把我给洗一洗。”
“这个筑基有多少年历史了?”
“九百多年。你们说什么时候能弄干净?马上就要下雪了,天寒地冻的,下雪之前得保护起来。”说罢,又呜呜哭了起来。
程公答应了,让他放心,又问道:“当时的寺院叫什么名字?”
“不告诉你。”说罢,他悄然离开。
相比之下,石碑护法显得更有精神一些,但出来时,也是哀哀哭泣。
“有些遗物还在地下,你们看不见,但护法看得见。有些遗物已经出来了,你们就要好好保护呀。”
程公表示,一定会把遗物保护好的。只是有些石碑上还有字,能知道这是块碑。有的字迹磨损殆尽,会误认为这是石块。
护法小声哭道:“那也是碑嘛……盖起来行不行?碑的加持力很大的。”
他很自责:“没有保护好石碑,是我的责任。
我守护的石碑,被你们用来供水了。那块筑基九百多年,被你们放晚课施食的水米了,筑基的护法很不开心。
应该先把它们保护起来,那都是宝!
看见的是这模糊不清的碑文,看不见的是当年的辉煌。
它代表着那个时期的法物。
一块一块立好了,不要风吹日晒,拜托你~~
我们也不想添乱,可是看着心疼。
我看守的那一块,已经不见字迹了。”
“刻的是什么内容?”程公问。
“那个时期的佛法。我在的那个时代,香火旺盛,朝山拜佛、参学问道的人络绎不绝……”
“是什么时期?”
“唐朝贞观年间。”
“当时僧人有多少?”
“三百多位。”
“请你说说当时的历史。”
“不想说……没有师父加持,脑袋瓜不灵了,还要翻那么久,”他可可爱爱地嘟囔道,“我只管看好我的碑!”
在程公的坚持下,他陷入回忆,深深吐纳呼吸,转用一种沉静的语调来叙述,声音像从远古传来:“那时候的寺院规模宏大,但是很清净,那是真修行。僧人很苦。上空下悲长老慈悲,持戒精严。”
“得道开悟的有多少?”
“七十多位。”
“这里是五台山比较大的寺院,不是最大。但这里持戒很严格,风气很正,这里的僧人也很苦,修行很精进,是其他寺院的楷模。僧人们日夜精进,无丝毫懈怠。”
“那时不像现在,有马有车,不管什么东西,都靠人背肩扛地送到山上。冬天山路湿滑,行路运送更不容易。虽然很苦,但是山上僧人却很精勤,亦很慈悲,全是日中一餐,从不浪费。无论是僧人还是居士,都是发大心的!”
说完,他自感失言,透露了太多信息,匆匆离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寺院的遗物都是有加持的。无论过去多少年,一直有护法在守护它们,所以要好好保护。
(文中人物、寺院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