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音频同步收听
Manjusri Temple
今天是文殊菩萨圣诞日,多么殊胜的日子。从法身佛、报身佛,到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祂们都现身来告诉我们: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是诸佛之师,是无量无数尊佛的老师,是当下一切菩萨的老师。
佛陀亲自说过,犹如这世间小儿有父母一样,文殊师利菩萨乃佛道中之父母也。我们所得到的一丝一毫的正觉、一丝一毫的功德利益,都来自文殊菩萨的加持。
The Wholesome Teacher
《法华经》中说,“诸佛空为座”,这“空”就是诸法性空。一切人无我,一切法空无自性,一切相因缘和合。因缘和合故,我说即是空。这跟西方的世界观是有本质不同的。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龙树菩萨《中论》
好比分析一个碗,我们常常思考这个碗是由什么组成的,然后分析它的分子、原子。但从佛的智慧来看,这个碗是众因缘和合的,它本身是无有自性的。一切法皆是如此,因为是因缘所成法,所以当下即是空。
这两种认知最大的区别就是,如果分析它的分子、原子,那它一定是“有”,这就是所谓的轮回的世界观;如果看到它的空无自性,看到它的因缘和合,知道那只是业力有、现象有,本质上没有,这就是顿超,是解脱法。
说它有,乃至微细分的物质有,这都是束缚的法、现象的法、有漏的法、轮回的法。如果能见因缘所生,空无自性,一切只是现象有、因缘有,而本质是空的,本体是空的,那它就是解脱法、智慧法、无漏法。
这个“空”就是般若的空性,般若空性也就是文殊菩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一切诸佛、菩萨都是依般若空性而成就的,所以经典中说“诸佛空为座”。
诸法空为座。此则诸佛如来,住无所住处。若如是知,即是住空寂舍,坐法空座。举足下足,不离道场。言下便了,更无渐次。所谓不动足而登涅槃山者也。
——马祖道一禅师
一个以空为座的觉悟者,他对待人、事、物一定是柔和的,所以叫“柔和忍辱衣”。他不会去强求,不会落于实有的执着,也不会产生猛烈的痛苦烦恼。所以,有了“诸法空为座”的般若空性智慧,就会产生“柔和忍辱衣”的体用。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小满,我们要用在修行上。我们能得人身,闻佛法,此生足矣。在这上面,我们要知足常乐,因为欲望是填不满的。已拥有的,我们要珍惜它、感恩它,在佛法上要有正确的知见,继而产生清净的身口意功行。
今天非常感恩,有这么多居士来护法。今天也很特别,这件袈裟,从零三年师父赐给我,到今年整整二十年了,今天才拿出来加持一下。
在佛门里,千花衣是很庄严的,这是师父亲自给我的,所以一直珍藏着、供养着。因为当初刚一剃度,师父就带我来了五台山,所以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因缘。今天又是第一次披上师父他老人家亲自用过的袈裟,所以也很感慨。
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良辰,也把这个作为给大家的一个特殊加持。没有师父,我们根本做不了三宝弟子。我们能成为三宝弟子,都来自于善知识。善知识是我们一切利乐、一切成就的源泉,是我们遣除一切障碍,获得一切吉祥的加持根源。善知识就是我们佛道中之父母,就是我们现世的文殊菩萨。所以,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尤其要感恩法乳源泉。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