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在这个五浊恶世,我们还能遇到佛法、学到佛法,通过师公我们还是可以了解到他们这一辈祖师大德,为了佛法的传承所受的艰辛。尤其近一百多年来,我们在接受西方的一些唯物思想观的过程中,也抛弃了自己老祖宗的很多优秀文化。
我们这么多年来都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反而轻视了中国本有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现在也在呼吁: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标志还是文化,虽然文化是软实力,却是一个国家真正发达、强盛的标志。
文化是什么?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现在一方面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要回归、要重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快速地萎缩、坍塌。
像我们这些六十年代的人,家里的长辈还是有清朝、民国时候的人,我们还算是亲近过这些还能透出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具有优良品格的老人家。但是现在这批老人家很多都走掉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继承也就更加不足了,反而是邪知邪见,错误的行为和心态在快速影响社会,这是一个现实性的文化危机。
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寺院传承着佛教文化,也有着中华文化上千年的深厚积淀,是一个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我们出家人作为守护着这个平台的文化人,面对着这种文化危机,我们应该有一种责任感。
社会的业力一年比一年重,佛菩萨的加持也越来越大;寺院的社会价值一年比一年涨,我们出家人的福德资粮、戒定慧的功德也在涨。但我们所肩负的社会重担也在涨,我们出家人作为世间良福田的功德也在涨。
佛陀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佛陀在很多的教典里都说到,众生所有的受用都是衪老人家所化。乃至我们出家人享受的福报,为我们排遣障碍,为我们具足善缘,四事供养,这都是来自佛陀圆满的无量福报中的加持。
从信众供养本身来说,实际上我们都不堪受用的,是因为佛陀的恩德,祂帮我们承担了。如果按照因果来说,如果我们不了道,后果很严重的。所以,我们在惭愧心的鞭策下,每天都要自我警醒。
扫码关注我们